滚动新闻

“一等功臣”一等功功臣:“我看你就没打过仗”

2002年的一天,河北省广宗县怀窝村,一群老人聚集在门口聊天。

“老吴,听说你曾经当过兵,打过什么仗,打过什么战绩?”

问一位老人。

老吴的名字叫吴鸿福。村子里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名军人,但他很少谈论自己的战争经历。每当有人问起,老吴就会找到不同的话题。看来,他是不想将自己的军旅经历告诉别人。但每次聚在一起聊天,其他老人总是喜欢拿老吴开玩笑。他们觉得老吴从来没有打过仗,所以不好意思说出来。

这一次,吴老张了张嘴,似乎要说什么,话到嘴边,嘴角一动,却咽了下去。

“老吴,我看你没打过仗,顶多是厨艺班的头号兵,只怕你连枪都没碰过!”

其他人一听,顿时哈哈大笑起来。这是一个合理的说法。不然老吴怎么就没有勇气谈战争呢?

老吴脸一红,终于忍不住开口:

“我……我……我击落了一架美国飞机!”

什么?击落美国飞机?其他老者面面相觑,片刻后,又是一阵哄笑。

“老吴,别逗你了!撞到美国飞机了?你做梦吗?!”

老吴还想继续反驳,但想了想还是放弃了。他起身默默离开。

吴鸿福

三天后,河北省广宗县民政局办公室里出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一位工作人员主动打招呼,问道:

“主人,你是做什么生意的?”

老者是吴鸿福,他拿出一个小笔记本,略显破旧,

“我是退伍军人,我是来享受优待的。”

工作人员接过笔记本仔细看了看。笔记本是退伍军人的证明。

据记载,吴鸿福1960年3月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43部队服役,1965年2月退伍。

更让工作人员惊讶的是,出院证上竟然记载了老人的荣誉:

头等舱!

这个不起眼的老人,居然是一等英雄?工作人员不敢怠慢,连忙叫来了领导。

民政局领导是军人出身的干部。看到老人的出院证明,他惊呆了。

因为他知道543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地空导弹部队,没想到广宗县城里隐藏着一个一等英雄,但老爷子一直退伍快四十年了,怎么到现在才来优待?

领导对吴鸿福老人说:

“大叔,你又不是调动干部,档案不在我们这里,我们得去武装部重新核实一下你的档案,才能给你优待,回家等着!”

几天后,民政局的工作人员来到县人武部,从一堆尘土飞扬的文件中,翻出一份尘土飞扬的征兵和退役档案,终于找到了吴鸿福老人的退役士兵安置点。注册面。

经核实,吴鸿福的服役经历和立功完全属实。民政局迅速开具了退伍军人优先照顾老人证。

吴鸿福出院证明

三天后,几辆车突然来到怀窝村门口,一群干部般的人从车上下来,手里拿着鲜花和红绸。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了吴鸿福家门口。

消息立刻传遍了全村,好奇的村民们纷纷跑到吴鸿福家,挤满了老吴家的小院子,村支书高声喊道:

“老吴,县领导来看你了……”

县民政局领导上前热情地说:

“主人,您是我们县城的英雄!”

说完,两名工作人员递上一本全新的退伍军人名册,民政局领导将证书交给吴鸿福,武装部领导为老人带来了一条亮丽的缎带。穿了,旁边的记者赶紧拍了照。

民政局领导对众人大声说道:

“各位,吴鸿福老人是老兵,也是我们县城唯一的一等英雄。他是你们村,不,他是我们广宗县城的骄傲!”

什么?一级英雄?广宗县的骄傲?

围观者顿时目瞪口呆:

一整天沉默寡言的吴鸿福,竟然是一等英雄?

尤其是那些经常和老吴聊天,嘲笑从没打过架的老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是现在县里的领导都在现场,给老吴颁发了证书和证书吴。丝带,这会是假的吗?现在,连吴鸿福的妻儿都惊呆了:

吴鸿福怎么可能是一等英雄?

一个60多岁的普通老农怎么会突然成为一等英雄?既然是一等英雄,为何吴鸿福不将这段往事告诉任何人,却隐瞒名声,过着清贫的日子?他隐藏了什么秘密?

吴鸿福

一切始于 1941 年。

1941年4月28日,吴鸿福出生于河北省广宗县张治乡怀窝村。

吴鸿福很不幸。他出生时,华北大地正处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他的童年是在战争和饥饿中度过的;但吴鸿福又幸运了。建立中国,上得起学,不再害怕,

而这一切都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军队的血腥斗争。

吴鸿福年轻时就下定了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参军,保卫家人,保卫国家!

1959年12月,吴鸿福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军营梦想。 18岁在家乡入伍,后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3733部队二营服役,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导弹兵”。

说起这个单位,可以说是中国最神秘的单位之一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防空一直是我国军队的短板。传统防空主要依靠高射炮,但高射炮射程短,精度差。侦察机形成了所谓的“

“黑猫中队”,

经常出动飞机进行高空侦察。

蒋介石购买的U-2高空侦察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侦察机,飞行高度超过10000米。

.

U-2高空侦察机

为了加强防空力量,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党中央和毛主席决定从苏联引进地对空导弹技术。

1958 年 10 月 6 日,在苏联的支持下,中国第一个地对空导弹营——一个营——宣布成立。

当时,地对空导弹技术是最高军事机密。为保密起见,国防科委统一规定地对空导弹的代号为

“543”

地对空导弹部队也被称为

“543 单元”

。两个月后,北京军区和南京军区分别成立地对空导弹营,其中北京军区空军成立第二营,南京军区空军成立第三营。

这三个营构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地空导弹部队的主力,吴鸿福在二营。

吴鸿福初中文化。进入导弹二营后,他刻苦学习,很快成为一名优秀的谋划者。他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目标定位,相当于一个GPS定位系统,所以他有

“导弹眼”

名字。

导弹二营组建后,全营士兵刻苦训练,反复模拟。大家都渴望在实战中大显身手,扑灭敌人的嚣张气焰。

经过2年多的漫长等待,机会终于来了。

1962年9月9日,一架美制“U-2”高空侦察机飞越台湾海峡,从福建进入我国领空,大摇大摆地进行侦察后,从福建飞抵江西鄱阳湖。省。天空之上。

按理说这种高空侦察不应该走得太远,但敌人觉得我们帮不了他们,根本没有防备。

8时32分,侦察机进入导弹二营火力覆盖范围内。

“找到目标!”

我们的雷达发现并锁定了敌机,并立即传达给了谋划者吴鸿福。

吴鸿福听到命令,抑制住激动的心情,迅速计算出数据。他在海图上绘制了“U-2”飞机的飞行轨迹,以准确指示飞机的位置和轨迹,并立即传到二营指挥部。

“开枪!”

在营长岳振华的指挥下,三枚导弹如利剑一般出鞘,直射天空。

“轰隆隆!”

一声巨响,敌机瞬间被击落。

这次击落的U-2侦察机,创造了我军首架U-2侦察机被击落的历史。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激动不已,亲自来到司令部吊唁,并向吴鸿福等人表示敬意。首相也来电祝贺他获悉这个消息。

但是敌人很狡猾。为了躲避我军的地对空导弹,我们专门研制了电子预警装置。只要U-2侦察机被我方雷达锁定,预警装置就会自动报警,避开我军导弹。

,而对付这种预警装置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缩短定位时间,至少从原来的18秒缩短到8秒以内。

为了最大程度地压缩数据测量时间,吴鸿福将飞机的飞行高度、航线距离等100多个常用数据全部记忆。

一旦获得空情信息,看信号、计算位置、上报航迹三个环节几乎瞬间完成,做到“看、算、上”同步进行,这一切只需要 3 秒。

经过几个月的500多次开机测试,吴鸿福对这个策略很有信心。他认为只要按照自己画的图板一次发射3枚导弹,至少1枚导弹就可以击中敌机。

1963年11月,一架U-2高空侦察机再次突入江西上饶上空,出现在我军雷达图上。就在敌机进入导弹覆盖区域时,敌机电子预警装置开始生效。我们的军用雷达突然失去了目标。

吴鸿福认为,敌机没有逃走,肯定是继续飞行。他根据敌机的速度和航向,大胆计算了U-2侦察机的距离和方位,并迅速绘制报告:

“三打必打一!”

营长岳振华果断决定:

启动!

嗖!嗖!嗖!三枚导弹起飞,一声巨响后,U-2侦察机再次被击落。

“上帝!”

岳振华拍拍他的大腿,开心的说道:

“你们‘武大人’真是看导弹啊!”

U-2高空侦察机被击落两次,第二次是盲射,重创了敌军的嚣张气焰。二营被授予“英雄营”荣誉称号。

消息传到中南海,毛主席非常高兴,提出要见见这个为国争光的“英雄营”。

1964年7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二营全体官兵。毛主席幽默地说:

“你击落了两架飞机,让蒋介石心疼!”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多次会见解放军英勇代表,但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会见建军。这是第二导弹营历史上最激动人心、最自豪的时刻。敌U-2高空侦察机更加兴奋,成为吴鸿福一生最难忘的回忆。

当晚,周总理和陈毅元帅为吴鸿福等英雄设宴。周总理握着吴鸿福的手,称赞吴鸿福:

“听说你是导弹的眼睛,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这个眼睛!”

吴鸿福兴奋地点点头,说道:

“首相请放心,我们会再接再厉,击落所有敌机!”

1963年以后,导弹二营在江西上饶、福建漳州、广西凭祥上空3次击落敌方高空无人机,每次只用一枚导弹,没有一发未命中,命中率极佳,再次震惊世界。

从此,我军牢牢掌握了高空制空权,敌机彻底老老实实了。

时间过得真快。 1965年2月,五年服役期到来。吴鸿福和第一批导弹战士光荣退役。退休前,营长岳振华受上级委托,召开了一次“专题”会议。这次见面不是告别,也不是挽留,而是传达了“两个不能”:

“回去后,我必须做两件事。第一,我不能因为当地没有安排提出意见。第二,我不能泄露军事机密和国家机密。”

岳振华沉声说道,他看了吴鸿福一眼,

“老吴,你能行吗?”

吴鸿福行标准军礼,大声回答:

“保证完成任务!”

吴鸿福已遵守此保证37年。

吴鸿福

带着这“两个不能”,吴鸿福退休了,回到了河北广宗县的老家。

吴鸿福只是个普通士兵,不是军队干部,有农村户口。他不享受退伍军人安置政策。吴鸿福无法安家,只好回村做一个普通的农民。

回到农村后,吴鸿福将退伍军人证书、功勋奖章、勋章全部藏了起来。他从未提及他的服务经历。村民只知道吴鸿福是个军人,却不知道他效力于哪支军队。他打过什么样的武器,打过什么仗?就连刚刚路过的父母和儿媳问他,吴鸿福也没有回答,只是含糊地说:

“在军队里,我是一名火厨,什么都不懂。”

广宗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怀窝村是全县重点贫困村。吴鸿福从军归来,身无分文,家境贫寒。公社实行工分制。到头来解放后中国导弹击落,一个人的工分不够解放后中国导弹击落,一家人吃不饱饭,日子过得很艰难。

1979年,吴鸿福7岁的儿子吴进东被朋友误伤左眼,不得不动手术,否则有失明的危险,但吴鸿福没钱。后来,小伙伴们的父母送了吴鸿福200元和几斤粮票。这笔钱对于手术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却是别人赚的。

心地善良的吴鸿福不忍让对方破产。他选择独自承受困难。他向亲戚朋友借钱,但还是收不到手术费。由于得不到及时彻底的治疗,孩子的一只眼睛永远失明了……

吴鸿福夫妇

经过十多年的磨难,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变得更加困难。

1986年,吴鸿福的父母患有半身不遂,瘫痪在床,无法得到他人的照顾。不久,吴鸿福的妻子患上了股骨头坏死。因为没钱治病,她残疾,不能走路,不能工作。

家里的重担一下子就落在了吴鸿福一个人身上,可他再怎么努力也挣不到多少钱。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吴鸿福也曾尝试做一些小本生意,但老实说因为缺钱,吴鸿福的三个孩子陆续辍学,只能外出打工养家。

但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吴鸿福从不向政府开口,从不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因为他时刻牢记营长提出的“两个不能”。他是军人,必须坚决服从。

1996年,当村里申报了第一批低保户时,很多人都争先恐后地要。村长过来让吴鸿福填表申请低保,吴鸿福却把他赶了出去。村长说,这是村民的一致意见。吴鸿福笑道:

“我有手有脚,我可以工作,我有衣服穿,我有饭吃,我不需要低保。最好把好政策留给更难的人。”

距离这种隐藏的名声已经过去了 37 年。

2002年6月,吴鸿福偶然在一份军事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

《毛主席接见的“英雄营”》

的文章,第二导弹营老营长岳振华讲述了1960年代两次击落“U-2”飞机的战斗。

此时,吴鸿福意识到原来的保密期已经过去,“两个不能”的承诺自然是无效的。

吴鸿福读《毛主席接见的“英雄营”》

这个时候,村里的一些老人开始嘲笑吴鸿福没有打过仗。吴鸿福很不服气,最后下定决心拿出退伍军人证,到广宗县民政局申请退伍军人优待。从文章开头的场景来看,一个隐藏了38年名声和英雄事迹的一流英雄终于浮出水面。

两度立下战功的吴鸿福,为何退伍数十年一言不发,一言不发?

面对这个问题,吴鸿福回忆了退伍前营长的忠告,

“导弹部队的信息是绝密的,不能说!我=我答应过首长,我会照我说的!”

正是这个简单的信念支撑着吴鸿福37年的隐名。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他都不会向政府开口。

吴鸿福的身份曝光后,人民日报、央视等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他的英雄事迹迅速传遍全国,荣誉层出不穷。吴鸿福被中宣部、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评为

《最美退役军人》

还应邀到北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多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邀请他演讲。一时间,吴鸿福成了“大明星”。

面对光环,吴鸿福非常清醒,从不为自己争光。他和以前一样过着简单的生活。他一天三餐都吃泡菜和粥。一件衣服他缝补了三年,三岁,三岁。对他说:

“老吴,你还过着怎样的苦日子?拿着功勋证书告诉政府你想要什么?”

吴鸿福沉声道:

“我们已经享受了我们应得的政策,还怎么提出额外的要求?我是军人,现在是农民,我绝不会做任何给党和政府带来麻烦的事! "

这是老手的意识。

“最美退役军人”吴鸿福

现在吴鸿福已经80岁了。服役至今已60年,但吴鸿福仍清晰地记得60年前击落“U-2”飞机的过程。他在一张纸上默默地写着。下一个誓言:

“我发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听党的话,听党的话,为共产主义理想发挥余热,做新时代的好老兵。” "

这是吴鸿福,一等英雄,前半生的英雄,后半生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