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31年解放军七大军区最后见证者司令员挺上将转任军科院

2016年2月1日,解放军5个主要战区正式成立,7个军区被撤销。至此,已存在31年的解放军七大军区已完全进入历史。

原七军区最后的指挥官,是新生的五大军区和消失的七军区的最后见证人,他们的行踪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其中,沉阳军区最后一任司令员王教成上将调到南方战区,北京军区最后一任司令员宋朴轩调到北方战区,最后一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宋朴璇调到北方战区。兰州军区刘跃军上将调任东部战区。成都军区最后一任司令员李作成上将调任陆军司令员目前陆军有几个副司令,广州军区最后一任司令员徐芬林上将调任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中央军委、南京军区最后一任司令员蔡英廷上将调任赵宗奇上将,

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七位武将中,只有赵宗奇、刘跃军、李作诚有实战经验。他用真枪实战,逐渐成长为我军大将。

第一个是济南军区最后一任司令员赵宗奇:潜入越南敌营搜集情报

侦察兵是军队中的军队,是钢铁中的钢铁。他们属于军队的精英。他们不仅需要强大的技能,还需要大胆、细心和聪明的头脑。赵宗奇将军就是这样的军人。1955年,赵宗奇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滨县一个普通家庭。当时全国高考取消,普通家庭的孩子脱颖而出的最好办法就是参军立功。

于是,赵宗奇15岁就参军了。他希望被编入北方军队,有机会在前线与苏军作战。谁知道军队已经将赵宗奇编入了守卫祖国西南边疆的第十四军四十师118。后成为第十四军司令员朱英将军指挥的一名士兵。

在军队中,赵宗奇奋发杀敌,发扬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得到领导的一致好评,被上级选入了侦察排。间谍连直属第118团。赵宗奇成了众人羡慕的斥候。.

赵宗奇喜欢努力工作,在军事侦察中找到了一套成熟的方法。他成长进步非常快,一步步从侦察先锋晋升为侦察部队干部。1979年2月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开始时目前陆军有几个副司令,赵宗奇成功晋升到第118团司令部侦察科,终于有机会为国家而战。

赵宗奇所在的第十四军是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将军指挥的西线部队。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你想赢得战斗,情报支持是必不可少的。这个时候,赵宗奇就可以施展自己的本事了。

当时,第十四军派出了13支侦察队,其中包括赵宗奇亲自率领的一支侦察队。他经常把自己打扮成越南人,头戴椰壳帽,深入越北敌占区调查和搜集情报。赵宗祺因战功卓著再次晋升,晋升为第40师侦察科代理科长。

当解放军结束更大规模的惩罚性行动时,越军不甘心,频频在中越边境挑起事端。无奈之下,解放军开始对越军进行边境巡查。1984年4月,第40、41、31师对入侵越军的崂山、折隐山、八里河东山发动大规模进攻。这是1979年进入越南后中越边境最大规模的战争。赵宗奇主任再次率队接近侦察,在战区部署情报收集工作,甚至率部支援第11集团军浙印山战。

在整个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赵宗奇战绩卓著。他曾三度做出贡献。到百万解除武装之年,他已成为被誉为“崂山英雄”的第118团团长。可以说,赵宗奇只用了15年的时间,就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士兵蜕变成了一个守在一边的团级领导。晋升速度还是很快的,这都要归功于他在战场上的不惧危险,以及他所立下的战功。

后来,在第14集团军司令员任职期间,赵宗奇被聘为著名军事励志电视剧《士兵突击》剧组的军事顾问。的广告。

紧随其后的兰州军区最后一任司令员刘跃军:冲锋枪抢救受伤的副司令员

刘跃军1954年出生于军人世家,父亲是胶东老八路,后任第41军政治部副主任、湖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因出生于粤东中南军区第41军军营,故名“粤军”。刘跃军作为高干的儿子,起点很高,但并没有享受到什么特殊待遇。1969年12月入伍,未满16岁,加入第41军第123师“塔山英雄团”第367团。他从一个小士兵开始。与工农同工一起生活训练。

早年当兵时,刘跃君自知“年少”弱,所以比别人花更多时间训练,练就杀敌能力。果然,入伍10年后,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爆发,让刘跃军生平第一次有机会考验实战。

刘跃军所在的第41集团军第123师的作战区域是越南北部边境的高平省,主要执行穿插任务。当时,越南人为了抵抗解放军的进攻,在边境地区埋设了大量竹签、地雷、路障。解放军要想打败越军,必须有一支先锋部队提前“走雷区”,穿插后续大部队探路、排除险情。.

第367团第4连连长刘跃军是这支先锋队的指挥官。他率领第四连主动向敌后推进,在后勤保障跟不上、前路不明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作战任务。尤其是刘跃军营救副师长李德元的经历。当时,第123师副师长李德元的部队遭到越军袭击,身受重伤。367团2营接到战报后,紧急率领4连、5连、6连进行救援。

根据战场情况,5连被敌镇压时,6连负责抢占制高点,形成对越军的反镇压,刘跃军为首的4连负责营救副官师长李德元。枪林弹雨中,连长刘跃军身先士卒,手持冲锋枪对着越军的火力射击,十分英勇。

随后,在边境环战中,已晋升为第367团参谋长的刘跃军参加了支援收复法卡山的军事行动,给越军造成了沉重打击。

最后,成都军区最后一任司令员李作成:他拿着敌人的枪管烧血泡

At the 12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September 1982, 29-year-old Li Zuocheng was elected to the presidium and became the youngest member. 这一荣誉与他早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表现不无关系。1953年出生在志愿军退伍军人家庭的李作成,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长大。虽然作为一名学生,他的学习成绩很好,但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不得不辍学,过早地承担起生活的重担。

17岁入伍,分配到广西军区独立二师二营营部通信大队当兵。从这一刻起,这是李作诚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因为参军,李作诚才有机会孝敬祖宗,立功立业。果然,在他入伍9年后,对越的自卫反击打响,两广驻军成为东线抗越战线部队的主力军。时任广西军区独立边防师第3团第8连连长李作成亲自率部参加抗越战争。

年轻的李作诚在战争中学会了战争。第一次上战场,他如虎添翼,带着“湘军”的血脉。当时,以李作成为首的连队的主要任务是消灭越南公安隧道防御阵地的3号、4号阵地。由于越军提前在这里筑起了坚固的工事,给第8连的进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一场激战中,副连长杨希仁等人英勇牺牲。李作诚忍着悲痛继续往前寻找,突然在附近遇到一名越南士兵,说来不及了,李作诚连忙握住越南士兵左手准备开枪的枪,右手举起冲锋枪。击中敌人的胸部,当场杀死他。而李作诚的手上,也因为握着敌人的滚烫的枪管,烧出了血泡。

这一战,连长李作诚右臂中弹,谢希生教官左腿中弹,但仍坚持从前线指挥,与战友一起冲锋。虽有不少官兵受伤,但还是受了轻伤。火线坚决完成了战斗任务。

鉴于李作成连的突出贡献,中央军委将第8连命名为“刀剑豪杰”,连长李作成本人也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足以证明李作成在实战中是个勇敢无畏的英雄。本色。

上面军区的最后三位指挥官都是经历过越南战争的战斗英雄。目前,只有李作成将军还在军队中,担任中央军委委员、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而赵宗祺将军和刘跃军将军现在已经退居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