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二战期间最出名的战斗机之一,却有着“歼击机之王”

这是一款二战期间最出名的战斗机之一,虽然它只用120天就被研制了出来,却有着“歼击机之王”的美誉。就连德国空军司令也曾感慨地说:“当我看到它在柏林上空飞行时,就知道大势已去。”

那么这款战机有何来历?它到底有多厉害?创造过哪些傲人的战绩?

事实上,这么一款在美军中大名鼎鼎,甚至生产了上万架的战机,最初却并不是美国主动提出制造的,这份功劳应该归功于英国。

1939年9月,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军以惊人的速度向北欧和西欧进击。

面对希特勒妄图吞并整个欧洲的恐怖野心,与其仅一海之隔的英国,感到了空前的压力和危机,于是英国一面积极备战,一面也认识到仅靠自身的航空工业实力已经不能满足战士需求,于是英国开始向美国求购战斗机。

1940年春,英国派出一个飞机采购团向美国订购战斗机,但是此时美国所能提供的仅有P-40“战斧”战斗机。

该机的性能同英国的喷火式战斗机和德国的梅塞希米特 Bf-109战斗机相比略微逊色,但胜在构造坚固、火力尚可,而且极适合与敌机进行低空对抗,所以英国决定大批购买。

然而,当双方开始商议交货时间时,却出现了矛盾,美国公司却称最快也要1940年底开始交付,而对于急需战机的英国来说,这个时间显然太晚了。

好在这时,随行的美国北美航空公司毛遂自荐,表示可为英国制造出一种不弱于P-40的新型战斗机,并承诺在短短的120天交付原型机。

要知道,这在当时其实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因为通常情况下,研制新型战斗机起码需要一年多的时间,但此时已经火烧眉毛的英国也顾不得那么多,很快就接受了提议,并在一个多月后提出订购320架的大订单,条件是原型机一定要完全满意。

然而谁也没想到,就是这么匆匆忙忙赶时间做出来的一款战斗机,竟然成了世界空战史上的经典之作,为二战盟军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仅仅117天后,代号为NA-73X的P-51“野马”原型机就完成了,并在10月26日进行了首次试飞。

P-51“野马”战斗机属于轻型战斗机,最大时速为630千米,飞行高度9600米,每分钟爬升可达1000米,创造了当时战斗机的最快爬升纪录。

此外,P-51“野马”战斗机的武器系统也颇为强大,机翼两侧前缘装备有四挺勃朗宁13毫米机枪,备弹350发,还可携带两枚230千克炸弹或是八枚火箭。

然而,当P-51经过几次试飞后,英美两国却发现了一个问题,该机虽然在低空的表现不错,但在中空和高空的性能都不尽如人意,一番苦思下,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快速有效的解决办法。

1942年,美国公司和英国公司合作,对P-51“野马”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包括采用轻重量机体、新型螺旋桨、全视界塑料座舱盖、新型翼型等,使其性能和机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最大时速为780千米,并且装备的武器增加至六挺机枪,携带炸弹900千克。

更重要的是,英国还拿出其中五架,配上了英国生产的“灰背隼”发动机。

神奇的一幕出现了,两国独立研制的产品,竟然达到了完美契合的程度。

英国发动机给P-51带来的改变,甚至可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不仅被视为短板的高空飞行性能,终于达到了能和德国战斗机比肩的程度,而且原先优异的低空性能也并没有因此失去。

特别是更换发动机后,P-51战斗机的油耗大大降低,再配上新式副油箱,使其航程达到了3900公里之远,成为了第一种能从英国直飞德国腹地的战斗机,这些进步让英国顿时大喜过望,一代世界名机也终于从此诞生。

不久后,数千架P-51战斗机就生产完毕并投入战场使用,在改进型的P-51战斗机参战前,盟军常常为一个问题而苦恼不已。

由于二战期间,盟军将领认为长时间、大范围的空袭可以牵制敌人,并且为己方部队的部署提供有利条件,所以坚持使用空袭轰炸来对付德军,然而面对蜂拥而来的德国战斗机,负责护航轰炸机的盟军战斗机实在是有心无力。

这就导致轰炸机最后的三分之一的航程,必须在没有任何飞机的护卫下,顶着德军地面部队的枪林弹雨和德国空军战斗机追杀的死亡威胁下进行轰炸二战战斗机曾大规模装备德军,既损失惨重又成效有限,因此轰炸机的战损率一度高到吓人,在所谓的“黑色星期四”中,出击的330架轰炸机,甚至有100架被击落。

好在随着P-51“野马”战斗机的加入,这种情况被彻底改变,自从轰炸机有了P-51战斗机的护航后,来自德军战斗机的威胁大幅减少,盟军终于能够大规模对德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轰炸,给德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1944年3月的柏林大空袭中,P-51战斗机击落德机41架,同年6月,大批P-51战斗机又参加了支援诺曼底登陆作战,到1944年下半年,P-51战斗机已经牢牢控制了西欧大陆的制空权。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二战的欧洲战场,P-51战斗机就出动了13873架次,投弹5668吨,击落敌机4950架,击毁地面敌机4131架,被誉为“歼击机之王”。

甚至连德国的空军司令赫尔曼·戈林,在战后接受访问时也曾感慨地说:“当我看到P-51战斗机在柏林上空飞行时,就知道大势已去。”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欧洲战场横扫德军外,P-51“野马”战斗机在亚洲战场上同样表现出色。

自从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正式全面参战,美国陆军航空队也开始装备P-51“野马”战斗机,而且处于针对不同战场的需要,北美航空公司还研制生产了多种型号,其中P-51D由于带有全视界驾驶舱和改进设计的机身后部,最受军方喜爱。

于是到1944年,该机的生产速度创造了每天22架,也就是差不多每小时生产一架的世界纪录,P-51D也因此成为“野马”系列飞机中生产得最多的一种,总数达到7956架。

1943年秋,P-51战斗机开始在远东和太平洋战场上参战,而等到1945年初,美国海军陆战队攻下硫磺岛后,P-51“野马”战斗机也从新占领的硫磺岛基地起飞二战战斗机曾大规模装备德军,为轰炸日本的B-29轰炸机护航。

在加入向北驶去的B-29机群中,P-51战斗机能轻易屠灭迎击来袭机群的日军战斗机,双方的累计空战交换比约达到了惊人的8 : 1。

特别是当美军在冲绳岛登陆后,日本在太平洋上的制海权、制空权悉数丧失,赖以维持生存的东南亚海上交通线也被彻底切断,因此在1945年后,日本战斗机已经不敢与P-51“野马”战斗机一战。

由于P-51均采用铝质蒙皮的银色涂装,所以日机只要见到反射阳光的银色飞机便紧急躲避,于是自从6月中旬之后,美军就很难再看到日军截击机,同时B-29每次任务的损失率也降到了百分之一以下。

等到战争结束时,美国空军名将柯蒂斯·李梅骄傲地宣称:从统计数字上看,在日本上空飞一趟轰炸任务,甚至比在美国国内飞一趟训练还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P-51“野马”战斗机在东方战场也贡献颇多。

1943年10月17日,首批“野马”战斗机抵达中国,首先装备了在华的美国飞虎队。

1945年1月5日,中美空军集中优势兵力强攻日军武汉据点,P-51B和P-40N战斗机轮番进入低空扫射,将机场上所有敌方目标悉数消灭。

且在后续的两天,中美空军的大机群继续出动,使用燃烧弹和高爆弹轮番轰炸,将日机全部摧毁在掩体内,经过三天的猛烈轰炸,日军基地群终于被彻底摧毁。

此外,中美飞行队的“野马”战斗机还先后参与豫西、鄂北以及湘西会战,并出击日军分布在各地的机场和重要军事据点,在“野马”战机的冲击下,日本空军渐渐失去了在中国的制空权。

不得不说,P-51“野马”战斗机绝对是二战中,盟军最优秀的战斗机之一,它为反法西斯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由此可见,“歼击机之王”的称号可谓是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