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中国人造卫星2011年实施19次航天发射任务(图)

上图: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这是参观者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参观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2003年摄)。

下图:2011年12月22日11时2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资源一号”02C卫星送入太空。至此,2011年共实施了19次航天发射任务。图片来源:新华社

2011年12月22日,我国根据国土主体业务需求定制的首颗国产高分辨率业务卫星“资源一号”02C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其实早在40多年前,我国就已研制出第一种返回式遥感卫星,用于国土普查遥感。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国返回式卫星的成功获得了欧洲同行的赞赏。他们说:“中国的航天技术有两件事了不起,一是独立自主研制出氢氧发动机,二是独立自主研制出返回式卫星。”我国返回式卫星突破的一系列关键技术,也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神舟飞船等的研制奠定了技术基础。

提及返回式卫星,与之紧密相连的一个名字就是钱学森,作为七机部副部长兼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他对我国返回式卫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返回式卫星是什么_星座方程式共6张图片返回词条返回所有图册_基金组合投资管理:核心+卫星式基金管理新视角

——参与制定包括返回式卫星的人造卫星规划——

1965年1月,周恩来总理指示中国科学院提出中国人造卫星研制规划方案。于是,张爱萍召集张劲夫、钱学森、孙俊人等对中国人造卫星研制规划方案进行讨论,并于1965年4月29日以国防科委名义向中央专门委员会打了报告——《关于研制人造卫星方案的报告》,提出初步设想:争取1970年或1971年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100公里左右)。预计第一批先发射的卫星约10颗,主要是探测高空环境参数。其中5颗卫星是用来试验返回卫星的关键技术。1970年或稍晚正式发射应用卫星。可见,中国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在这个报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965年8月,周恩来主持中央专委第十二次会议。这次会议确定将人造卫星列为国家尖端技术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中央专委批准中国科学院提出的《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的规划方案建议》。钱学森在抓紧东方红卫星工程的同时,力争返回式卫星及早研制。

——狠抓返回式卫星的方案论证工作——

1965年9月—12月,七机部八院的技术人员在院领导的支持下,深入各单位调研,发现许多用户都对返回式遥感卫星有强烈的需求,结合七机部八院在卫星设计和探空火箭研制中积累的飞行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遥测系统设计、回收系统设计的经验,他们提出由七机部八院承担返回式卫星和载人飞船的总体设计任务,此建议受到领导的重视。

1965年12月中旬,钱学森在听取八院工作汇报时说:“国防科委罗舜初副主任对我说,科学院搞4个卫星系列,20颗卫星是力不胜任的。4个系列怎么搞法,让七机部准备个意见,具体就是让你们八院准备意见。”1966年1月4日返回式卫星是什么,罗舜初在中国科学院党委会为成立651设计院(注:即卫星设计院),向国家科委党组(抄报国防科委)的请示报告上批示:“卫星设计不是一个院所能承担的,同时应发挥七机部八院的作用,请考虑两个院分工的意见。”

根据上级领导的意见,八院在王希季总工程师的领导下,于1966年1月开始了中国返回式遥感卫星总体方案的论证工作。1966年5月,王希季向七机部领导汇报卫星系列会议的情况时,钱学森指示:“如用这种火箭发射返回式卫星,那么返回式卫星要结合远程火箭的研制搞……,返回式卫星工作要迅速做,飞船以后再考虑,八院现在有多大劲就用多大劲。”

1966年5月17日,七机部召开部党组会议,钱学森在会议上发言,力主返回式卫星和载人飞船任务由七机部承担。

返回式卫星是一颗技术远比第一颗卫星复杂的卫星,有11个分系统,遵照钱学森指示,在王希季的领导下,在吴开林、李颐黎等技术骨干的带领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技术人员对卫星的气动力外形、轨道参数、总体布置、气动加热和防热结构以及各个分系统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论证,并在1967年7月提出了返回式卫星总体方案论证报告。

——确定返回式卫星总体方案——

1967年9月11日,国防科委在北京召开了返回式卫星方案论证会议,钱学森等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审查了七机部八院提出的我国返回式卫星总体方案,认为总体方案可行、可以往下进行设计。会后,八院根据会议提出的建议和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了返回式卫星的总体方案。

《返回式卫星总体方案论证报告》建议研制分两步走:第一步,重点解决遥感技术、三轴姿态控制技术和卫星返回技术,计划发射3—4颗试验型卫星。第二步,在基本技术过关后,解决遥感效果和应用技术(即研制实用型卫星)。试验型卫星后来被称作FSW-0卫星(即中国研制的第一种返回式卫星型号),为中国早期国土普查遥感卫星。

返回式卫星的总体方案是一个正确处理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综合优化的技术方案。由于方案论证充分,选择正确,因此,返回式卫星的总体方案在以后的研制阶段始终没有出现总体方案性的反复。

——组织队伍,指导设计返回式卫星——

1967年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为了保证人造卫星研制工作的顺利进行,中央决定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承担了组建该院的工作。他向聂荣臻副总理推荐了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孙家栋,将孙家栋调往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参加领导研制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和第一种返回式遥感卫星的工作,得到了聂荣臻的赞同。

为了尽快启动卫星总体工作,孙家栋向钱学森提出建议,由火箭技术研究院推荐一些搞总体方面的技术人员。钱学森经考虑后答复说,从火箭技术研究院抽人可以,但在当前“文化大革命”两派正在闹腾的局面下,推荐来的人能不能保证质量?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不能依靠研究院推荐,由孙家栋提个名单后再研究决定。

基金组合投资管理:核心+卫星式基金管理新视角_返回式卫星是什么_星座方程式共6张图片返回词条返回所有图册

经过紧张的考察、挑选,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和技术特长出发,孙家栋最后选定戚发轫、孔祥才等18人。当这18个人的名单提交给钱学森后,钱学森点头赞同,这个名单很快又得到了聂荣臻的批准。这批人员和从中国科学院及七机部八院调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人员团结在一起,又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把东方红一号卫星和返回式卫星总体方案做了许多重大改进。

1968年2月,钱学森兼任新成立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在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支持下,他努力排除“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狠抓研究院机构组建、工作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卫星研制质量,指导地面发射和跟踪测量系统的建设。

——指导中国返回式卫星的发射与回收——

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出厂与发射的失利

到1974年,科技人员攻克了许多技术难关,终于进入了总装返回式卫星的阶段。卫星最后总装测试完毕即将出厂时,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的钱学森专程来到总装厂,一再叮咛说:“现在可以进靶场进行试验,准备发射了。但在发射前还要进一步考虑,还有哪些工作要做。我们的卫星要达到最高目标——那就是成功。”

1974年9月12日,经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批准,第一颗试验型返回式卫星以及长征二号运载火箭进场试验,在基地做了近两个月的检查测试,于11月5日实施发射。

但是这次发射最终却因运载火箭出现障碍而失败了。起飞后不久,在惊心动魄的爆炸声中,箭毁星亡,科技人员沉痛难抑。

这一次发射失败后,叶剑英立即代表中央专委表态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不要颓丧,要继续奋斗,再接再厉,一定要达到目的为止!”

根据上级领导的安排,运载火箭系统查找出了失败的原因,并举一反三进行了改进,同时对运载火箭和返回式卫星进行了全面的质量复查。

第二颗返回式卫星获得基本成功

1975年8月,国防科委主任张爱萍听取了关于即将出厂的第二颗返回式卫星及长征二号运载火箭质量情况的汇报,他要求大家对产品要做到“精心保健”,确保质量,力争这次发射“一鸣翔天”。

1975年11月15日,我国第二颗返回式卫星及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场完成了技术阵地的测试工作,随后即转往发射阵地。

在完成了临射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后,1975年11月26日按时发射。火箭按预定程序飞行,卫星进入了预定的轨道,轨道近地点高度173千米,远地点高度483千米,轨道倾角63°,入轨精度符合设计要求。

卫星入轨后,由分布在我国大陆上的卫星地面测控站对卫星进行跟踪、测轨、遥测和遥控。

发射入轨不简单,卫星返回也很艰难。世界上第一种返回式卫星(即美国的发现者号卫星)7次入轨、7次回收失败,到第8次才取得了回收的成功。中国能否突破卫星返回这一难关,是全体研制人员,特别是在渭南测控中心参与第二颗返回式卫星测控任务的全体人员关注的焦点。国防科委副主任马捷和钱学森在卫星入轨后亲赴渭南测控中心指挥卫星运行、测控和回收。

为了完成“把卫星收回来”的任务,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试验队开展了事故预想活动,并开展了一场热烈的争论。当时提出了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主张让卫星提前于11月27日返回,防止“夜长梦多”、卫星回不来;第二种意见主张让卫星提前到11月28日返回,因为卫星还未发现存在异常现象,应避开11月27日回收着陆区条件不好的困难;第三种意见主张按预定计划于11月29日实施卫星返回,同时做好第二天回收的准备。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试验队领导小组最后采用第三种意见,并向正在渭南的钱学森和马捷汇报。

钱学森又找卫星控制系统的杨嘉墀、测控系统的陈芳允等人谈话,了解了卫星和地面的状态,认为卫星未出现任何异常情况,支持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第三种意见,并电告国防科委获得批准。由于第二天卫星工作正常,因此卫星在第三天返回,受到了充分的考验,并获得了较多的遥感资料。

第二颗卫星返回舱再入时裙部被烧坏并着陆在贵州省,但是胶片基本未曝光,获得了大量的遥感资料。

第三颗返回式卫星圆满回收

针对第二颗返回式卫星返回舱裙部再入大气层后被烧坏及返回舱落点偏差大这两个问题,空间技术研究院对第三颗返回式卫星进行了改进;将返回舱裙部改为烧蚀式防热结构,增加了在返回舱制动发动机工作结束后对返回舱进行消旋的措施,以便返回舱再入大气层后尽快使攻角衰减,减轻裙部热流,并为使用过载—时间控制方案控制开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976年10月第三颗返回式卫星及其运载火箭运抵酒泉卫星发射场,12月7日发射并成功入轨,在轨运行3天后,返回舱成功返回,返回舱以14米/秒左右的速度在四川省预定回收区内安全着陆,返回舱以及舱内仪器设备完好无损。

第三颗返回式卫星的发射和回收的圆满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第三颗返回式卫星之后至1996年,我国又发射了各种返回式卫星15颗,除1993年发射的1颗未能返回外,其余14颗卫星都成功返回。在此期间返回式卫星是什么,中国的卫星中,返回式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比较好的一类卫星。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研究员李颐黎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