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朝鲜内战爆发前毛泽东将目光紧锁东北亚半岛局势(图)

朝鲜内战爆发前,南北紧张对立的关系已是一股浓浓的火药味,军事冲突和流血冲突不断升级。在金日成和李承晚领导人的心中,双方领导人开始筹划战争爆发后的应对方案。 而远在中国首都北京的毛泽东,也将目光锁定在东北亚半岛局势上。

正如各方所料,1950年6月能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在南北最后的小规模冲突中,全面战争如火山爆发般爆发。早已摩拳擦掌的朝鲜人民军,如彩虹般的进攻,瞬间将韩国军彻底击溃。这时,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开始有远见地紧急组建中国东北边防部队,以应对近在咫尺的周边内战。组建东北边防是毛泽东为应对未来朝鲜战争结局不可预测而采取的防御措施。由于美国远东最高司令部位于日本,与朝鲜隔海相望,美国干预的危险性很高。大。

7月13日,朝鲜内战开始后的第18天,中国东北边防卫队正式成立,中央军委宣布任命苏宇为新组建的东北边防司令员兼政委警卫。在此之前,毛泽东还想让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某带兵入朝。

这是因为:1、东北部和邻近的朝鲜有着非常相似的气候、环境和地质特征。林在东北战场指挥作战已经三年多。优点;

2、东北边防是四野的老牌队伍。林知道指挥官的性格,指挥的特点,部队的特殊能力。这样可以在战争中充分发挥各单位的特长。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对林的身体的担忧让毛泽东决定征求他的意见,但林不赞成中国出兵,并告诉他的身体,他不再能够带兵进入朝鲜指挥如此大规模的战场,并提出去苏联治疗。要求毛泽东放弃林彪的指挥权。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能够指挥大型兵团作战的高级将领包括四大野战军的军事首领彭德怀、刘伯承、苏宇和林,以及徐向前、陈赓两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官手下。这六位高级将领都有率领军队进入朝鲜参战的能力和经验。毛泽东最后为什么任命彭德怀?其他五位将军当时在做什么?

新中国成立之初,刘伯承在忙什么?

淮海战役结束后,中野(第2野战军)和华野(第3野战军)于1949年4月发动过江战役,很快突破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天后解放了南京。鉴于当时南京国民党政府已经逃往广州,解放军刚刚接管南京市的管理,城市管理处于混乱状态。中央任命刘波为南京首任市长。给下一任市长苏宇。

这个月,刘伯承针对南京的紧迫问题,在消灭敌特、恢复城市秩序、稳定民生经济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949年11月,刘登的军队奉命向西南进军,对滞留在云桂川的数十万国民党军队进行最后一击。

刘伯承出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主持西南军政大权。此后六个月左右,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率领的西南解放军歼灭了盘踞在西南的九十万余国民党反动势力,粉碎了蒋介石将西南建设成大陆反击的重要基地。

在此期间,刘伯承多次向中央提交关于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的报告,最终获得批准。 1950年11月,中央决定由刘伯承负责军事学院建设的一切事务。刘伯承离开西南,回到南京,开始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第一所军事学院。

那段时间,正是朝鲜内战的关键时期,美国的干预使战争规模升级。当时刘伯承57岁。他在革命战争的岁月中受了九次伤,视力严重受损,更重要的是,军校的筹备工作也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在这方面,刘伯承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正是基于这些诸多因素,毛泽东最终放弃了选择他担任志愿军司令员的考虑。

苏宇

同样拥有超强战斗力的华野(第三野战军)是赢得解放战争最大战役的王牌部队。淮海战役被载入世界军事史上的经典战役。指挥官兼策划者是苏羽。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中,他的政治资历并不突出,性格沉默寡言。除了对军队有浓厚的兴趣外,其他的对外事务他都不太关心。

苏羽在抗战时期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他麾下的新四军在江南打了几次仗,不仅取得了胜利,而且伤亡也很少。尤其是黄桥之战,苏羽七战七胜,让毛泽东仔细研究了他的指挥作战方案。

真正让苏羽成名的时期是解放战争时期。从鲁西南到苏中北部,从纵横交错的水乡河流到蜿蜒的豫皖,苏豫率领的华业在战场上立下了汗马功劳,终于筹划了与国民党最大的决战在长江以北——淮海会战。以六十万中野和华野两支主力,歼灭国民党八十万正规军。经此一役,中共解放了整个长江以北,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后来,他发动过江战役,乘胜追击,解放了豫、沪、杭大片地区,将南京、上海等大城市交到了我们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豫按照毛泽东的部署,陈兵在江浙沿岸加强海军训练,准备解放台湾。毛泽东特别批示:解放台湾的一切事务,由苏羽负责。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苏羽正在青岛休养,长期的战斗让他的身体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1950年7月,中央任命苏豫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委。接到命令后,苏羽北上接手。当他即将接任时,由于身体受伤复发,他倒下了。醒来后,他觉得有必要如实向中央报告自己。否则,很可能给未来指挥军的大局带来不利影响。于是他向毛泽东详细报告了自己的病情,毛泽东嘱咐他去苏联继续养病,不要再想别的了。

许向前多年伤病恢复

徐向前的资历比较老。和陈赓一样,他也是黄埔一期的学生。 1931年,任红四方面军司令员、前敌军总司令。 1935年,红一军和红四军联手后,在反对张国焘分裂中央的错误行径时,徐向前坚定地站在中央一边,坚决反对张国焘。这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称许向前是一个有党性有原则的好同志。

7月7日事件爆发后,徐向前任第129师副师长。他在抗日战线上组织了许多针对日本的行动。当时,第三战区的指挥官闫锡山想尽办法拉拢五台同胞。将军说:“如果我能把我的两个山西人拉过来,温有博一博和无有虚前行,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从抗战后期开始,徐向前身体逐渐虚弱,长期卧床不起,但仍向中央汇报,要求带兵前线。毛泽东告诉他:好好照顾你的病,抗日战争已经打赢了,蒋介石不会让你休息的。

果然,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开始进攻中共解放区。当时,徐向前已经担任华北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 1946年解放战争全面爆发以来,他率领的第18兵团先后在山西打响了临汾战役和晋中战役。两战打了112天,在绝对弱势的情况下,第18兵团以少胜多以弱取胜。胜强的绝对胜利,这两场战役,让毛泽东对徐向前出色的指挥能力深表钦佩。

1948年10月,许向前身受重伤,每天需要服用大量药物来维持。中央令他休整,但他仍组织策划攻打太原。直到1949年4月,太原被我军攻克,徐向前也筋疲力尽。

太原解放后,他将十八军移交给周士弟管理能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进入中央命令下的修行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毅然让身患重病的徐向前担任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任总司令。朝鲜战争爆发时,由于身体原因,毛泽东没有考虑让身体不好的徐向前担任战争总司令。

陈赓去越南对付法军

陈赓是位大将,性格直爽。红军时期以来,无论战斗环境多么艰苦,他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始终影响着他的战友和士兵。抗战时期,他率领386旅横穿晋冀,先后在神头岭、向塘铺、向城固等地区,发动对日作战并取得胜利,成为中国最活跃的抗日武装力量。当时的华北八路军。实力。

进入解放战争,他率领的二野第四纵队是刘邓军队中战斗力最强、战斗力最强的一支。后来,毛泽东亲自下令赋予陈赓独立的战斗力,并让陈赓放开手脚,接连与华业合作。上演了几部非常默契的“东西音”好戏。

1948年底,在淮海战役中,陈赓亲自指挥了一场歼灭黄卫兵团的重大军事行动。渡江之战后,陈赓第4兵团配合第4野战军进入桂林,南下广州,立于不败之地。新中国成立后,陈赓率部统御云南,在滇南歼灭国民党第八军。

1950年7月,毛泽东命陈庚赴越南帮助胡志明指挥越共武装,与法国占领军进行武装斗争。的。

早在1925年,胡志明就在广州与陈庚有过亲密接触,对陈庚印象深刻。 1949年毛泽东访苏时,胡志明也赶赴苏联会见毛泽东,并亲自向毛泽东提出请求,让陈庚赫赴越南帮助自己指挥越南军队斗争,并得到毛泽东的批准,陈赓的越南之行应运而生。抵达越南后不久,陈赓于9月发动边境攻势,一举歼灭法军9个营8000多个营,取得了越共建军以来最大的战斗胜利。

这也是毛泽东没有选择陈庚带兵入朝的主要原因。然而,1951年6月陈赓回国后,陈赓被任命为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三兵团司令员来朝。后来,彭德怀回国后,陈赓主持了朝鲜志愿军的综合工作。期间大力推广地道作战经验,使我军减少了大量伤亡。 1952年10月的上甘岭战役,借助隧道作业的经验,给了联合国沉重的打击,也保存了我军志愿军的战斗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谁能立马过剑,只有我彭将军

1950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国庆节。此时,由于美国对朝鲜半岛的武装入侵,朝鲜人民军的攻势受到严重破坏。仁川登陆切断了人民军北撤的后路,战场形势发生逆转。国庆当天,朝鲜首相金日成特使来到北京,紧急要求会见毛泽东。

虽然还没有见到朝鲜特使,但毛泽东已经知道特使在金日成亲笔信中写了什么。但此时,中央对出兵援助朝鲜问题尚未形成统一意见。毛泽东决定让分管西北工作的彭德怀来北京,商讨入北参战的事情。

10月4日,携带西北经济建设规划的彭德怀一下飞机,就被早已等候在那里的邓小平带到了中南海。毛泽东听取了各方意见后,请彭德怀发表意见。此时的彭德怀知道,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出兵援朝的军事行动。

后来,彭德怀在会上坚定地说:“我赞成出兵,美国人都在他们家门口,我们怎么能不理他们?让美国把战火烧到东北,我们会以后会很被动。”

他的这番话,坚定了毛泽东此刻让彭德怀率军上阵的内心决心。临危受命的彭德怀,再次应验了毛泽东的一句话:谁能马上过剑,只有我彭将军!

这些共和国的将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长期经历战争和革命,身受重伤。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信仰为建设强大的新国家奉献了青春和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