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43个昼夜的拉锯战,却牺牲了中国军队的精神地标

直到祭祀,黄继光没有留下任何照片,只能用绘画来还原这幅英姿飒爽的画面。

在四川中江黄继光纪念馆,李继德老人终于履行了60多年前的约定。

上甘岭战役中,义勇军正在夺回水面阵地。图为537.7高地实战场景。

上甘岭不超过两座山,半径3.7平方公里。因为60多年前的惨烈战斗,这个朝鲜地名一直被中国人永远铭记。

四十三天三夜的拔河,山顶被炮火砍下两米,化为一米多厚的粉末……美国人还是想不通。他们使用了人类历史上最高密度的炮火,付出了两万多人伤亡的代价。,为什么没有攻占这两座山头?

它不仅是两座小山,更是中国军队的精神地标。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中国军人的英勇鲜血,充满着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数以万计的中国军人用他们的血肉建造了这座不可动摇的堡垒。

这里最著名的英雄是人民军队历史上的两大超级英雄之一的黄继光。关键时刻,他用胸膛挡住了敌人喷火的洞口。那个起身扑来的决战人物,震慑了敌人,化作了上甘岭一座巍峨的丰碑。

然而,这一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近年来在网络上却遭到了质疑和恶搞。

黄继光的故事,早就应该为中国人所熟知和铭记。我们的叙述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对主人公真实的还原。

普通士兵

今年4月底,一位来自山东的老人不远万里来到四川省中江县黄继光的老家。他是黄继光的亲密战友,生死兄弟,履行63年前的诺言。

上甘岭之战前夕,黄继光半开玩笑的对他说:“我们约个时间吧,我死了,你就给我家写信。你死了,我就给你家写信,我就去。去你家看看。”

不久,上甘岭之战如火如荼,黄继光英勇牺牲。

英雄的一生如流星般灿烂而短暂,到牺牲前,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李继德在牺牲时看到了黄继光的英勇,但多年来他并不知道黄继光是民族英雄。

黄继光死后不久,李继德也身受重伤,回国后退伍。他的家在山东省淄博市高庆县,是黄河大堤下的一个小村庄,与世隔绝,偏僻。李继德只知道黄继光是四川中江人。60年来,他曾给中江县写过信,但信封上写不下收信人,因此迷失在海中,没有回音。直到今年,在当地媒体的帮助下,李继德才终于能够兑现诺言,访问黄继光的家乡。

摸着黄继光的雕像,老者泪流满面,哽咽着喊“黄大哥”。60多年前就是这么叫的,“他叫我‘小李子’,”老人说。

雕像栩栩如生,李继德却认不出来。“长得挺像的,就是胖了点,当时我们在战场上,吃了最后一顿,下顿没吃,加雪加炒面吃,怎么会这样胖的。”

在他的记忆中,黄继光个子不高,脸色有些黑,个子又瘦又小,但身体却很强壮,典型的四川人。

李继德和黄继光关系很好。一个很重要的机会就是“他是我接手的新兵”。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年仅16岁的李继德前往征兵点报名。由于年纪小,被军队拒绝。不甘心,李继德找到了征兵干部,主动要求参军。“这个士兵精力充沛,我要。” 征兵干部的话,让李继德成了志愿兵。为了获得参军资格,他的出生年份提前了四年,登记为1931年。

1951年6月,李继德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第135团第1排第6连第2营,成为该班最年轻的士兵。

经过短暂的训练,部队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参战。大约一个月后,第六连又增加了一批新兵。连长万福来带着李继德等士兵,欢迎新兵进站。李继德拿着一个新兵的背包,把他拖进了公司总部——一个从山坡上挖出来的蝎子。这个新兵就是黄继光。

黄继光入伍和李继德一样,也有一些波折。由于身材矮小,他最初被招聘干部拒绝。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就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强烈精神号召。参军,是无数热血中国男人最大的抱负。黄继光几番苦苦挣扎,终于军队收下了中江贫农的孩子。

“接收新兵”是军队的一项特殊计划。虽然当时没有举行任何仪式的条件,但接收新兵的老兵是新兵入伍后最先接触的战友,两人经常成为好朋友。

不过,李继德却说黄继光是他的“收兵”,有些开玩笑。那时,李继德才入伍一个月,还是新兵。而且,黄继光比李继德大五岁。在之后的交往中,黄继光一直像大哥一样照顾他。

“班里有16个人,黄继光最照顾我,吃饭的时候总是给我端菜,说我个头大,吃的很多。” 老人回忆道。“我们睡在大通的店里,正面交锋,谈了一切,谈了一切。”

在短暂的新兵交流中,李继德知道了黄继光的名字和家乡。

关于黄继光的名字,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他的原名是“黄继光”,在他牺牲后的报道中被误写为“黄继光”。记者在黄继光纪念馆看到了黄继光的第一张三等功证书,上面登记的名字确实是“黄继光”。

李继德回忆,黄继光的四川口音很重。自我介绍时,他说的是“黄继光”或“黄继光”。他根本分不出区别。第一印象是“黄继光”。不过,他确实在兵名登记中看到了“黄继光”,很多同志也认为“黄继光”这个名字是正确的。在李继德浓重的山东口音中,“广”和“广”的读音也分不清。这个连的士兵大多来自四川和山东,而且大部分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在黄继光牺牲之前,没有人在意他名字的具体拼写。

更合理的解释是,黄继光本人基本是文盲,留下的文字,包括家书,都是代笔。“黄继光”或“黄继光”的名字记录,大概是代笔人根据自己的声音随意写下的。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曾在战报上写下黄继光名字的第45师宣传科原副部长李明明,专门询问了黄继光的母亲邓方之。黄妈妈回答:“以前,有时写黄继光,有时写黄继光,两个字都好。”

黄继光头脑聪明,马上就能学会,身体素质出众。万福来非常喜欢这个在训练中表现出色的新兵。他视黄继光为“一块好钢”,很快就让他做通讯员。

在基层连队中,连长选派的通讯员都是士兵中的佼佼者。李继德说,新兵训练结束后给了武器,班里仅有的两挺冲锋枪给了他和黄继光。它是当时军队中最先进的单兵武器,只给最优秀的士兵。提到这件事,李继德还是有些得意的。

黄继光为连长做了一年左右的通讯员。1952年10月,被该营参谋长张广生看中,调到营部任参谋长通讯员。李继德被营长秦长贵选中,成为营长的近卫。

记者和保安其实没有什么不同。他们有两大任务,一是确保首领的安全,二是在战斗中传递作战命令。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敌人火力强大,我军无线电、电话等通讯手段无法保证时刻畅通。大量的作战命令不得不由记者通过枪林弹雨来传达。

记者和保安不是前线的战斗人员,但他们往往要承担生死攸关的任务。黄继光第一次被授予三等功,因为他多次出色地完成了这样的任务。

上甘岭会战前夕,师影组到基层连吊唁,播出苏联电影《普通士兵》。影片讲述了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红军士兵马特罗索夫为了打赢战斗,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从掩体中发射的子弹,英勇献身的故事。

回营部的路上,李继德和黄继光交换了意见,“我说,这个人真勇敢,是真正的英雄;黄继光说,一个人的死,可以救这么多人,打胜仗,如果你放开我,我也一样!”

黄继光真的做了中国的马特罗索夫。

《范舰队炮击量》

新兵黄继光、李继德入伍时,15军刚刚参加了第五次抗美援朝战役,正在补休。战争史上对那场战役的评价是“总体上是胜利,但结局并不好”。

“不理想”是因为志愿人员的可计算损失略大于美军。战斗结束后,仅第十五军就增加了1.7万新老兵。此时的第十五军也被志愿军视为战略预备队,是一个不能算是主力的阵地。

李继德回忆,他们刚进入朝鲜时,除了新兵训练外,还花了很长时间在后方修路,或者为前线部队运送物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依靠空中优势,对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进行了不分青红皂白的轰炸。休整期的第15军不能上阵杀敌,休整期长达9个月。士兵是修桥修路的“工兵”,是驮马驮驮的“运兵”,是困兽。

15军当时还是一个年轻的部队。其前身是1947年8月成立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

九纵基础薄弱,军队短。解放战争初期,他们只能长期配合主力“打边鼓”。直到1948年攻打郑州,与淮海作战时,九总在中原野战军中打出了威望。淮海会战后,九总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军。作为二野渡江军,横渡长江,一路挺进福建。随后,根据中央军委部署,部队转向西南,横扫两广……

历经三年南北征战,十五军征战沙场,是猛虎霸气的开始。但当时解放军野战部队多达57人。谈及军史和战功,秦继伟司令官只能勉强“承认”第15军只能算是二等军。

朝鲜战争的爆发给了第15军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1951年,第十五军作为第二批入朝部队,从四川泸州、内江等地纵横千里,气势如虹地渡过鸭绿江。

第15军首战参加第5战,表现不错,但远不如第38军突出,这让彭德怀高呼“第38军万岁”。真正让他们成名的战斗将在一年之后。

1952年10月14日凌晨,“联合国军”的300多门大炮、27辆坦克、40多架飞机,疯狂地向武胜山南部的两座小山头灌弹药。上甘岭之战打响。在这片3.7平方公里的小范围内,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单位面积火力密度的最高记录!

“联合国军”发起的进攻被称为“摊牌”。

此前,朝鲜战场经历了罕见的相对平静时期。停战谈判已经开始,双方正在谈、打、谈。两军在38度平行线上对峙,在无形的纬度上撕扯摔跤。1951年11月以后,战线相对稳定,两军对峙。

就像暴风雨前的寂静一样,战场上的平静正在酝酿一场更加惨烈的战斗。

“对决”行动瞄准的两座山顶,是义勇军中部战线的战略要地和前线中部地区最高峰武圣山的前沿阵地。一东一西,相距仅150米,互为犄角,向南是楔入“联合国军”阵地的两根钉子。

东面537.7号山,由志愿者和“联合国”“共享”:我们占领北山,他们控制高地。西部597.9高地由3座山丘组成,“联合国军”称其为“三角山丘”。两个高地后面的山谷里有一个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子,叫上甘岭。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小村庄会因为战争而载入史册。

“摊牌”行动的策划者是“联合国”地面部队司令、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利特。按照他的眼光,上甘岭在金华以北不到三里,两边的工事相距只有两百米。如果这些山头被攻占,将迫使中朝军队后撤1000多米,完善金华以北的防线,从而在即将召开的第七届联合国大会上获得国际外交主动权,并在板门店谈判中取得胜利。更多筹码。

与此前范弗利特被拒绝的进攻计划相比,此次“摊牌”行动的规模并不大。范弗利特颇为乐观——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五天之内,只有美军第7师和韩国第2师的两个营能够以仅200人伤亡的代价顺利完成任务。

VanVleet的乐观来自于他的“王牌”——大炮。他是美军中最吝啬的将军。他必须在每场战斗中首先使用火炮,并且疯狂地使用它。在他治下的美军第八军美军上甘岭战役真相,火炮的弹药调配基地远远超出美军的规定,以至于美军用他的名字创造了一个名词——“范弗利特大炮轰炸”。

在“摊牌”行动开始时,范弗利特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轰炸开始。

无数闪烁的弹道在黎明时分完全照亮了夜空。炮弹发出尖锐的啸叫声,爆炸声如滚雷般持续不断。据《第十五军军史》记载,仅14日,美军就向上甘岭投放了30万多发炮弹。在最密集的情况下,它将平均每秒下降 6 发。

正是第15军在隧道中遭受了如此大的火力。

1952年4月,第15军4.5万人从休息的地鼓山向武胜山、西山进军。这只因第五战而伤痕累累的“老虎”,已经休息了9个月。现在,他舔了舔伤口上的鲜血,精神抖擞的回到了战场。

在此前3月志愿军指挥部作战会议上,彭德怀在朝鲜进行了最后一次编队。由于头部长了肿瘤,中央军委决定彭德怀立即回国治疗。

这次作战会议的一项重要决定是调动战略预备役第15集团军,接管第26集团军的防御阵地。守卫15军西部战线的是38军,是全军志愿军的王牌。第15军和第38军共同负责志愿军核心阵地的前线防御。

解放战争时期,15军隶属于二野,一野军长彭德怀对这支部队并不熟悉。然而,十五军在第五次战役中的表现,让彭德怀下定决心委以重任——十五军是该战中为数不多的胜负盈亏的野战军之一。

会议结束后,彭德怀一个人留下了秦继伟。彭德怀对着墙上的大作战地图,对站在他身边的秦继伟说道:“武圣山是通往朝鲜中线的门户,如果武圣山丢了,我们将毫无危险地撤退200公里。” ……你要记住,谁丢了五圣山,谁就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

六个月后的上甘岭之战,显露了这次出兵的非凡意义。

回击

上甘岭之战的第一天,范弗利特就用他的“炮弹体积”在上甘岭上击碎了30万多枚炮弹和500多颗重弹。第15军苦修了4个多月的水面工事,到中午就消失了。曾经郁郁葱葱的山上已经没有草了,山上的岩石都被剥落了。

仅第一天,担负上甘岭两高地防御任务的第15军第45师,就在史无前例的炮击和十余次敌人冲锋中牺牲了500多人。

志愿军当天的炮火反击只有3000多发炮弹,不到敌军的1%。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志愿军的火炮数量和弹药储备不具备与“联合国军”公平竞争的条件。即使在整个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炮火密度最高的时候,每天发射的炮弹也不足四万发。只有敌人的十分之一。根本原因是范弗里特的“摊牌”出乎第15军的意料。

镇守五圣山,易守难攻的上甘岭方向,并不是防御的重点。虽然这里受到了全线最强的攻击,但第15集团军判断敌人的主要攻击方向可能在西山,命令那里的第44师加强警惕美军上甘岭战役真相,待命。负责上甘岭防御的第45师仅将防御高地的兵力增加到两个营。

第15集团军附属炮兵的注意力已经在西山线上,再切换阵地已经来不及了。只有3门榴弹炮、6门山炮和6门野战炮可以支援上甘岭。这里的志愿军士兵用他们的血肉之躯顶住了敌人的炮火,一次次击退了敌人的冲锋。

多年后,当秦继伟在回忆录中讲述这一天时,很多话都接近了回顾。上甘岭之战开始时的“误判”,导致部队损失惨重,他至今仍深感悲痛。他坦白了自己的想法:“几十年来我一直怀疑,我一直认为范弗利特另有隐情。圣山,另一只眼睛一定让老大窥探了我的西山。”

这绝不是没有根据的。西山旁边是平康谷,形似一条大走廊,是志愿军前线的一大弱点。彭德怀安排38军和15军共同守在山谷,有自己的意图。

如果范弗利特对上甘岭的进攻真的是东西方的打击,那么一旦第15军部署了第44师的兵力,凭借机械化部队的优势,他就能迅速改变主攻方向,后果将不堪设想。是灾难性的。

只是这一次,范弗利特的“摊牌”野心并没有那么大,他要的是上甘岭537.7和597.9这两个高地。然而,看似轻松的战斗在第一天就给了范弗利特一个打击。他的“意外”比秦继伟还要惨。

据《第十五军军史》记载,14日,我伤亡500余人,杀敌1900余人。根据“联合国军”的记录,袭击597.9高地的美军第31团伤亡444人,袭击537.7高地的朝鲜第32团伤亡500多人伤亡,总计约1000人。人们。

无论哪个数字更准确,“联合国”首日的伤亡人数都远远超出了整个“摊牌”行动的预期。更重要的是,他们付出了这样的代价,白天也只占领了一些阵地,到了晚上,又都被志愿者们重新占领了。

于是,“联合国军”增兵,白天出击,志愿军夜间反击。两个高地的地表阵地在两军的厮杀中不断易主。时任“联合国”总司令的克拉克评论说:“这次袭击一开始是有限的目标,后来演变成一场残酷的恶毒赌博,以挽回面子。”

战斗时间、投入兵力、伤亡人数都大大超出了“摊牌”的原定计划。为了保住面子,范弗利特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增加体重,继续工作。十五军丝毫不让步,陪他走到最后。

原本只是营级的战斗,而且战斗越来越大。这两个高地的军事意义不再那么重要。双方争夺的是军队的尊严,比拼的不再只是装备和火力,还有意志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