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无人作战力量向多元高能发展,助推战争形态加速演进

基于网络信息系统的无人作战视角

■陈建设李冠哲朱鹏涛

简介

随着智能化、无人化、数字化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基于网络信息系统的无人作战系统进入战争阶段,助推战争形态加速演进。作战力量开始向多维、高能演进信息化武器的作战体系,作战指挥开始向扁平化、实时化演进,作战行动开始向跨域、多维演进。

信息化武器的作战体系_作战体系支撑_体系作战仿真

作战力量向​​多元高能发展,阵型更加灵活多变

随着武器装备技术的创新和融合发展,多元化的无人作战力量和多功能的无人作战力量将不断涌现,并将投入未来基于网络信息系统的无人作战战场。

无人作战力量多样化。当前信息化武器的作战体系,军队无人作战力量不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无人太空作战部队、无人电子战部队、无人网络战部队正在快速建设中,将在未来无人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无人太空作战部队利用反卫星机器人和无人太空飞行器破坏敌方太空飞行器,拦截和摧毁敌方战略导弹,从太空发射高动能导弹,摧毁地面和空中的重要军事目标。此外,构成无人作战力量的基础作战模块正在向综合多功能方向发展。例如,由地面无人战车连、空中无人机中队、海上无人舰支队组成的无人联合作战部队。

无人武器装备高度智能化。近年来,世界军事大国纷纷将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并投入巨资加速发展。例如,美军在“第三次抵消战略”中,将智能无人作战系统作为颠覆性技术投入巨资。日本提出利用智能技术打造“人形机器人”。无人武器装备作为智能技术的典型应用载体,将随着智能技术的进步,在遥控性能、自动化、自主性等方面取得突破。未来,无人武器装备将具备自识别、自记忆、自选择、自跟踪等功能。等待“情报”,战斗力将大大提升。

无人作战系统编组灵巧。该无人作战系统信息化程度高,配备标准化通用互操作接口,集成系统软件兼容性好,信息数据交换较为顺畅,可根据作战需要实现灵巧的兵力编组。作战系统的编队方式将从“人-人”编组向“人-机”混搭编组、“机-人”融合编组转变,走向“机-机”智能编组。该作战系统具有模块化组合的特点,既可以根据需要集成多个功能模块,又可以及时准确地感知无人编组的适应性,根据情况进行自主修正和重组。在“一专多能、自给自足”的凝聚式无人作战体系中,人仍然是整个作战体系的指挥控制核心,其任务已经从“遥控器”变为“监控者” .

战斗指挥改为平面实时变化,操控更加智能便捷

在未来的战争中,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等无人作战系统将得到广泛应用,这将导致作战指挥系统、指挥模式和指挥场景发生重大变化。

指挥系统正在向“扁平网络”风格演变。随着无人作战系统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未来对人的依赖度将逐渐降低,智能化无人武器与操作人员的比例将逐步提高。例如,早期的“捕食者”无人机需要 4 人控制。当它发展到“全球鹰”无人机时,一个人就可以控制它。随着指挥控制技术的发展,一个指挥控制地面站将控制多批次、多群无人机。按照这种发展趋势,未来军队的体制结构会更加扁平化,部队的指挥层级将大大压缩。传统的多级指挥链可能被压缩为“指挥官-集群”两级指挥链。在指挥和领导层面,管理层级和部门会越来越少,管理范围会逐渐变宽,组织结构将发展成扁平化、横向连接、纵向一体化的网络结构;在集群管控层面,将没有作为人类作战的通用指挥指挥系统,将传统的以平台为中心的方式转变为以网络为中心的方式,可以随意切换和控制异构无人作战系统在不同的战斗环境中。例如,在分布式海上作战的背景下,根据任务需要,空中无人机可以暂时拥有水面无人舰艇的控制权,任务完成后,也可以将控制权转移到有人水面舰艇或无人水面舰艇上。战舰。

从命令模式转变为“智能自主”。在未来的战争中,随着无人作战系统的扩展和使用,相应的新型作战指挥模式将逐渐形成。在初级阶段,单一的无人作战系统参与联合作战,始终需要操作者对整个过程进行指挥和控制。指挥模式呈现为“人在循环中”,无人作战系统起辅助作用。中间阶段,无人作战系统以集群模式参与联合作战。集群运行由网络中心节点指挥和控制,指挥员监督网络节点的自主指挥和控制。指挥任务主要由直接指挥控制转变为实时监控和临时干预控制。 , 可以随时“暂停”、“修改”或“停止”,命令模式表示为有监督的“循环中的人”。进阶阶段,在未来的智能战争中,无人作战集群应用广泛,智能决策系统成熟,交战和战术规则已经预置到无人作战系统的自主控制软件中,无人作战集群可以自主感知。 、自我判断、自我决定、自我行动,无需人为干预即可独立指挥。命令模式呈现完全自主的操作,即“人在循环之外”。

引导场景向“虚拟沉浸”发展。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网络信息系统可以随时随地为指挥员提供泛在联网和泛在计算服务,人机交互高度自然、协调。未来,无人作战指挥所的组织形式将虚拟化、分布式。可根据作战任务快速搭建“在线虚拟指挥所”。指挥所的各种指挥要素虽然分布在不同的位置,但感觉还是在同一个指挥大厅里。根据前方无人平台传感器采集的战场感知信息,构建三维电子沙盘,形成立体逼真的三维地形和双方部队实时运动的视觉效果。通过安全认证后,指挥官进入“虚拟战场”,沉浸在前方无人战场的实战环境中。他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战场形势,判断敌情和我情的相对优劣。通过手势、语言等自然交互方式,直接点击、移动、查看和修改3D态势图中虚拟实体的属性,获取部队编队、部署和调整动态等信息,直观地进行作战规划,给出充分发挥作战指挥艺术,赢得战斗胜利。

作战行动向跨域多维拓展,联动更加敏捷有序

无人作战系统在快速发展并逐渐融入未来联合作战系统后,将充分发挥在危险环境中作战的优势,积极开展早期攻击行动。控制并扩大结果。

跨域操作需要多维灵活的联动。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的网络信息系统将更加有效地将陆、海、空、空等多维战场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各领域无人作战系统共享战场态势近实时。 ,实现不同作战域指挥机构对战场情报信息的同步感知、判断和评估,根据作战需要优化无人作战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同时,各级指挥机构将实现计划同步、计划互动制定、实时指挥控制,使各级无人作战单元、传感器、软硬件打击系统紧密协同,最终实现全战场跨空间、跨军种的兵种。各种无人作战行动优势互补,灵敏联动。

作战体系支撑_体系作战仿真_信息化武器的作战体系

无人攻击与某人抢占控制权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当无人作战系统发展迅速、应用广泛并与网络信息系统有机融合时,主要承担前期击溃敌方作战系统的危险重任,而有人作战部队则从一开始就退却——一线“主战”到二线“控制战”。有效利用无人作战系统的成果,承担后续的占领和控制任务。例如,在未来的地面进攻行动中,大型无人攻击机、无人坦克、无人突击车等将组成空地联合攻击群,以猛烈精准的突击行动,在敌方防御体系上打通漏洞。插入敌方重点目标,快速释放综合打击效果,分裂敌方防御系统,摧毁敌方大部分生力军。随后,有人作战部队迅速跟进,在无人作战部队早期成果的基础上,完成了对重点目标的攻占和控制任务。

动作控制更强调动态调节。当大量无人作战系统融入网络信息系统时,网络信息系统的预警效率大大提高,再加上无人作战单元的全局机动性,使得发现和摧毁的精确快速打击方法成为主流,无人作战的联合打击效率显着提高,作战时间缩短,作战进程加快,作战行动频繁变化,作战任务和目标将处于随机变化和动态调整中,无人作战行动将在多维度融合中表现出更多的平行性和无序性。在传统作战中,作战作战的时间和空间顺序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基于网络信息系统的全面侦察感知、快速捕获和识别目标、及时共享态势信息、灵活机动有效的联合打击。它不限制行动的方式,也不限制行动的顺序,而是根据双方的攻防情况主动寻找机会,动态调整。

战斗支持提供精确的智能响应。无人系统具有自主认知度高、作战时间长、计算准确等优点,将使未来基于网络信息系统的联合作战保障行动更加自主、智能、高效、准确,从而使作战保障方式趋于更精确。作战支援及时高效,无人支援灵活。无人系统可配备相应的功能模块,采用自主跟随或遥控支援的方式,独立或辅助传统支援部队,隐蔽、安全、快速、高效地执行支援任务。安装后保障需要自主响应,没有人可以直接交付。依托“可视化”的安保网络系统,无人安保部队可以快速评估安保对象的位置和战场形势的变化,避开敌方威胁区域,规划安全快捷的行进路线到达投递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