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小编之总报告:“冷战”留下的历史启示(图)

小编说,二战结束仅仅两年后,美苏的昔日盟国就开始反目成仇,开始动用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进行全面对抗,这被称为历史上的冷战。冷战终于在 1991 年随着苏联的解体而结束。冷战期间,美国使用了哪些手段和方法?中国应该从与美国的关系中吸取什么教训?在第一部《冷战启示录》、《专报总论:“冷战留下的历史启示》”中,沈志华教授对此进行了分析。

简介

著名冷战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主任、周边国家研究所所长、高级研究员沉志华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所名誉研究员。研究领域:国际冷战史、苏联史、中苏关系史、中韩关系史。

美国是如何打败苏联的?

文/沈志华

*本文摘自第一期《冷战启示录》《特别报道总论:“冷战”留下的历史启示录。

用当时美国政府的话说,冷战是“除直接战争外,不惜一切手段”“反共”的总方针。

因此可以说,除了从未发生过的超级大国之间的直接“热战”,各种形式的对抗——外交战、情报战、心理战、宣传战、经济战、秘密战(颠覆、暗杀活动))、代理人战争等,都是冷战的表现。

这里主要考察美国对苏联的心理战(包括宣传战)和经济战(从冷战的表现来看),以揭示美国冷战战略及其在这些方面的影响。两个方面。

美国的心理战战略以“思想和情感”的斗争为己任,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遏制共产主义,推广西方制度模式,并在美国与苏联进行了直接战争。政治、军事、外交、思想文化领域全方位对抗。

美苏进入战略核威慑平衡后,心理战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

因此,早就有学者提出,冷战本质上是一场“心理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获胜的一方无疑是美国。

通过无孔不入的宣传,美国不仅将昔日的敌人日本和德国变成了盟友——“值得信赖的朋友和世界民主的支柱”——而且还战胜了后来的对手——苏联推行的僵化意识形态和制度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亡。国家的解体。

但是,美国能够成功地对苏联及其盟国进行“和平演变”,合理的机制和巧妙的战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苏联对外宣传的死板机制和简单手段相比,美国的优势非常明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1)完善的决策、监督机制和制度保障:美国历届政府都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心理战的制定和实施,专门委员会负责检查、评估、提供政策指导和监督。

(2)官民合作机制建立并有序运行:美国将心理战视为国家行动,每一份关于心理战的总统指令文件都强调要加强与民间的合作美国社会合作领域。

(3)充分利用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动员美国知名大学的大量社会科学家加入心理战,对推动社会科学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心理战决策的专业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执行机构的顶层设计和灵活的机制:美国心理战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常驻执行官有足够的权力和话语权,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应对因地制宜。

如果说心理战是一场“民心”的较量,那么“经济战”就是一场实力的较量。

我这里说的不是狭义的“经济战”,即极端经济手段(国家动员、全面禁运)在战争状态下彻底摧毁对方,也不是笼统的“经济摩擦”或“经济纠纷”,是指冷战时期美苏对抗期间,在经济领域采取的强制性和限制性经济措施,或“经济冷战”的概念"可以使用。

在这场较量中,苏联也显得只能招架不能还手。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经济冷战的开始。其主要目标是实现西欧的经济复苏和稳定,以防止“革命”的爆发;加强东西欧之间的经济联系,削弱苏联的实力和势力范围。

如果苏联冷静处理,小心处理,不一定会导致与美国和西欧的全面对抗。

然而,斯大林因担心其封闭的经济体系被打破,采取了强硬的抵制政策,不仅迫使东欧国家拒绝美国的援助,还立即组织建立针锋相对的经济合作集团机制——“莫洛托夫计划”(后来演变为“经济互助委员会”),人为地切断了东欧国家与西方发达经济体之间固有的经济联系,将东欧经济体与苏联联系在一起。

因此,苏联不仅在政治上肩负着分裂欧洲的责任,在经济上也背负了沉重的包袱。更重要的是,苏联及其卫星国从此走上了一条完全封闭的经济发展道路。

斯大林在《苏维埃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私营企业与公有企业是绝对对立的概念和领域。

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术辩论,而且长期误导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对市场经济和所有制关系的认识,使苏联及其盟国的经济发展道路一直走不通摆脱斯大林模式。的羁绊。

此举不仅与战后逐渐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大趋势背道而驰,也使苏联的经济理论长期滞后,经济政策日趋僵化。世界经济发展的成果。总之,“马歇尔计划”是成功的,苏联的反应是失误。

不同于心理战和宣传战,影响“经济冷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两个更为重要。

一个是美国盟友很难在贸易管制体系中采取充分合作的态度。

虽然社会主义阵营在经济体制上与西方一分为二,但毕竟是一个独立的大市场,尤其是在西方国家遭遇产品积压、生产过剩、财政赤字等经济萧条的时候。 -驱动会促使他们与苏联和东方国家做生意,从而突破美国严格的出口管制政策。

1952年4月,苏联在莫斯科成功召开了大型民间国际经济会议。会议汇聚了东西方商界精英,不仅讨论了突破政治掣肘、发展民间贸易的可能性,还签署了大量实质性贸易协定。影响。

这表明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大趋势,而经济冷战的影响有限。只要政策灵活,处理得当,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利用。

其次,经济冷战的政策受到美苏各自经济状况和变化的制约。

冷战期间,美国对苏经济政策在不同政府时期不断变化。

如艾森豪威尔总统在“中苏经济攻势”和政府财政紧缩下采取务实灵活的政策,尼克松总统在越南战争和国内通胀等滞胀压力下放松出口管制的政策,里根总统 在苏联陷入阿富汗战争泥潭,经济出现下滑迹象时,采取了加强经济制裁的政策。

这说明,经济冷战成败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体制和国内经济政策。只要国内经济发达,生产发展美国和苏联是否打过战,国际经济封锁和贸易管制都是暂时现象,没有必要弄巧成拙。

当前中苏之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当时苏联还没有进入统一的国际体系,与美国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上的关系本质上还是异质和替代。 ,而中国在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已基本融入国际体系。虽然与美国在意识形态、国家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并非完全相反的异质性和替代性矛盾。

因此,客观上不存在美苏冷战那种“新冷战”重演的条件。

只要中国坚持以改革开放为主导的国家战略,坚持不带头、不争霸、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以冷静的心态妥善解决具体矛盾处理,完全有可能,中美之间应该建立一种新型的互利大国关系,避免新的“冷战”。

内容

专题报告总体报告

“冷战”留下的历史启示

沉志华

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两国关系正常化40多年来最紧张、最危急的状态。中美关系是否进入或最终进入“新冷战”状态?目前的状态将走向何方?结果如何?中国应如何应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攻势和施压?对于这些问题,不仅中国政府各部门都在思考,学术界各领域也必须回答。作为历史学家,尤其是专门研究冷战国际史的学者,更是义不容辞。中国当前的内外环境与战后苏联大不相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摒弃僵化的苏联模式形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只要我们坚持以改革开放为主导的国家战略,坚持不带头、不争霸、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在解决具体矛盾时冷静思考、妥善处理,中美建立合作互利的关系是完全可能和必要的。既要避免新型大国关系,又要避免新的“冷战”。

特别报道之一

斯大林是如何落入“修昔底德陷阱”的?

——苏美从合作走向对抗的路径和原因

沉志华于为民

二战末期,美苏两国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质性导致双方战略互疑不断升级,美国重返欧洲与美苏形成对抗前苏联。中国目前的内外环境与战后的苏联大不相同。中美建立以合作共赢为基础的新型大国关系,避免新的“冷战”,是完全可能和必要的。

专题报告二

美苏太空竞赛:冷战历史经验的重要视角

张扬

1957年苏联“卫星一号”的成功发射,预示着“太空时代”的到来。美苏之间迅速展开的太空竞赛,以及美苏的大型太空项目,都是冷战时期政治、军事、威望对抗的结果,并不能真实反映国家的社会和经济需要。历史证明,太空竞赛得不偿失,甚至两败俱伤。今天,面对特朗普政府的“太​​空力量”计划,唯一理性的选择就是推进太空合作,建立国际太空机制,避免陷入冷战式的“挑战”恶性循环。和“挑战”。

第三次报告

冷战时期美苏核霸权的教训与反思

詹新

冷战时期,美苏在军事优势的条件下追求自己的绝对安全。双方在相互追逐的过程中,推动了核军备竞赛的不断升级。由于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美苏不敢贸然发动核战争。美苏双方都在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制定原则,做出有限让步,进行核武器谈判,以维持均势。美苏核霸权代价高昂。关于美国的“没落”,以及苏联作为超级大国的最终解体,众说纷纭。面对来自美国的强大压力,中国应坚定奉行自卫的核战略,吸取苏联的教训,避免与美国发生军事对抗和全面军备竞赛,努力建立建立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第四次报告

冷战时期美国的心理战和宣传战

于群白玉萍

1947年后,美国政府制定了“除直接战争外,一切手段”反共的冷战总体政策,由此启动了和平时期最大的国家心理战战略。美国心理战行动有健全的制度保障、完善的评估和监控机制,并得到了美国民间组织和知识分子的充分配合。美国的心理战和宣传运动是东欧转型和苏联解体的重要推动力。然而,心理战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有效手段,早已呈现出不适应国际关系正常发展的征兆。冷战时期过分重视心理战,忽视了正常的公共外交和文化交流,冷战结束后未能做出很好的调整。这也是后冷战时代美国面临各种“文明挑战”的主要原因。

第五次报告

美国经济冷战政策及其影响

姚宇

冷战初期,美国利用各种经济手段遏制和削弱中苏实力。美国经济冷战政策在不同时期发生了变化,主要受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美苏三国内政外交、立场态度等重要因素制约。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美国的经济冷战政策虽然在某些时期有效抑制和削弱了中苏两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长,但并未对冷战结果产生根本性影响。

第六次报告

冷战时期美苏在德国问题上的较量

——三大柏林危机及其历史教训

葛俊

美苏冷战直接导致了战后45年的德国分裂。两大阵营围绕“德国问题”在欧洲进行了不断的角力和对抗,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分别在1948年、1958年和1961年的三场柏林危机,以及美国军队之间的对抗。和苏联。把整个欧洲带到了战争的边缘。由于柏林市位于苏联占领区内,这种特殊的地缘政治格局构成了此后柏林危机频繁爆发的直接根源。柏林的三场危机都是苏联挑起的,但都没有达到对自己有利的预期结果。

第七次报告

冷战时期美国对朝鲜半岛危机的认知与对策

梁治

二战结束前后,美国开始深度介入朝鲜半岛事务。对韩国来说,利用韩国的军事力量维护日本等亚洲“自由世界”国家的安全;以韩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来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相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将驻韩美军作为美国在亚洲实力的重要军事项目,进而达到遏制中苏、稳定地区局势的目的。对于朝鲜,美国长期以来存在两大误解:社会主义阵营是“铁板一块”,朝鲜统治阶级是“铁板一块”。今天,在应对朝核危机的过程中,美国仍然认为平壤站在北京一边,朝党政军政策一致,武力是应对朝鲜核危机的最后选择。朝鲜问题。作为朝鲜半岛问题的利益攸关方,中方在有关决定中应充分考虑美方的一贯看法和反制措施,避免中美之间出现不必要的误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客观看待两国。朝鲜核危机。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第八次报告

冷战时期美苏在非洲竞争的得失与教训

刘伟才

从1960年代末到1980年代末,美国和苏联在刚果、非洲之角、安哥拉等许多非洲国家和地区展开竞争。美国在非洲的物质利益比较明确,追求的是基本的维护和扩张,灵活而克制;苏联在非洲的物质利益不是绝对重要的,它正在扩大和简化意识形态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投入了太多的力量。面对美苏之间的竞争,非洲有关国家的一些势力表现出了应对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如果没有实际的、可持续的利益基础和纽带,他们就不会坚持特定的立场,而只会采取特定的立场。在物质提供者之间切换。

特别报道第9号

冷战时期美韩同盟的形成与维持

陈波

美韩同盟的形成是美苏冷战在亚洲展开和加剧的结果。二战后,随着朝鲜半岛的分裂和李承晚政权的建立,美国开始介入朝鲜事务。朝鲜战争的爆发直接导致了美韩同盟。同盟缔结后,美韩之间因停战状态、半岛统一一、政治民主、经济援助、对日政策等问题不断发生摩擦和矛盾,但双方的关系没有破裂。美韩同盟的维护给了今天的启示:地区稳定的关键在于大国之间的政策协调,而小国往往利用国际关系的两极对抗格局影响大国的行为,获取超出其权力范围的利益。地位。为避免这种局面,大国应努力建立合作关系而不是对抗关系,以减少中间小国的外交讨价还价空间。

十大报告

日本如何应对美国的经济压力?

——对1960年代和1990年代美日经济摩擦的再思考

徐贤芬

从 1960 年代后期到 1990 年代中期,美国和日本之间爆发了旷日持久的经济摩擦。美国先是对日本发动了激烈的贸易战,后来发展为金融摩擦、投资摩擦,甚至是“经济体制摩擦”。面对美国的高压攻势,日本始终坚持协调协商的姿态,以经济对策回应经济要求,从而改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利用“外部压力”推进国内结构性改革。目前,中国正面临美国的“强力攻势”。克服僵化,在对抗中探索协调,在协调中适应对抗——这是迈向新型大国关系的必由之路。不能轻视“经济冷战”美国和苏联是否打过战,以免主动从经济领域到政治甚至意识形态问题引发问题,从而变得更加被动。

第十一次报告

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及美国的回应

姚百辉

1966年3月,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引发了严重的北约危机。为维护美法关系,改善大西洋同盟,美国政府决定在北约为法国保留一张“空椅子”,协调美法新安全机制,设立核计划北约团队实施“灵活应对战略”。 ,逐步将北约从单纯的军事组织转变为多功能的复合组织。最终,北约成功度过了危机。美国沉着冷静的应对策略及其在西方的绝对政治、经济和军事优势,也是北约危机顺利“软着陆”的几个重要因素。

第十二份报告

1950 年代美国、英国和东亚的冷战

赵学功

1950 年代是美苏冷战的高峰期。朝鲜战争和两次台海危机接连发生,使东亚成为冷战的主战场和焦点之一。在朝鲜战争和两次台海危机期间,美国自认为是西方世界的领导者,害怕妥协会损害其地位和荣誉,因此其政策非常强硬和僵化。英国作为美国的重要伙伴,害怕美国的冒险主义会导致与中国乃至苏联的全面战争,所以积极斡旋,希望通过政治手段解决问题并避免事态扩大。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英国外交政策的内在矛盾和冷战的复杂性,以及美英外交利益和处理外交的逻辑和方法的差异。

第十三次报告

冷战时期中美苏“战略三角”研究

牛军

中美苏“战略三角”是以安全战略问题为核心内容和驱动力的三边互动结构。它起源于1970年代初,一直持续到冷战结束。导致中美苏三角关系形成的两个因素是中苏同盟破裂和中美和解。归根结底,构建和应对“战略三角”只是手段,如何调整两对双边关系必须服从,不能干涉国家战略。明确而坚定的国家战略是对外战略的基础和指导。与国家战略背道而驰的外交政策会干扰国家战略,难以持久。

第十四次报告

东欧剧变的国内外因素及其历史启示

太宇节

东欧之所以发生剧变,主要是因为僵化的苏联模式体系制约了东欧国家的发展。为应对当时迫在眉睫的经济债务危机,一些国家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采取政治谈判而非暴力革命的方式推进变革进程。在国际上,苏联和西方国家的东欧政策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东欧剧变的进程,但主要提供了一个有利于变革的和平外部空间。中国可以借鉴东欧转型的历史经验,努力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实现国内繁荣稳定,对外争取和平友好的国际发展环境。

第十五次特别报道

苏联是如何输掉冷战的?

张生发沈志华

冷战是美苏之间思想和制度的全球竞争,是国家利益的斗争。最终,苏联在冷战中彻底失败。苏联失败的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新思维”,客观原因是美苏军备竞赛拖累了苏联经济,根本原因是其长期长期僵化的斯大林主义体制,使得苏联与美国缺乏合作。冷战的力量和道德基础。历史的教训是,只有法治和民主才是国内社会稳定、国外和平共处的坚实基础。吸取苏联冷战失败的历史教训,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附录

参考书目

冷战启示录:美苏冷战历史系列专题报道

(精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