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98岁李奇微活了100岁,最早从沃克中将出车祸说起

李启伟被志愿军殴打后,被迫提出无用的提议,杜鲁门勉强同意了。

里奇微是一个传奇。他在第八军团长中寿命第二长(1895-1993,98岁),第一是他的继任者范弗利特,他活了100岁(1892-199)2)。

他被美国政府和反对派吹捧最多。他声称一上任就扭转了战败退却的趋势,并从此转向对中国和朝鲜军队的进攻。

不过,李七伟也是所有统帅中最敢于认怂的。他向美国当局提出了一个鲁莽的提议,极大地损害了他的形象。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曾声称对朝鲜动用蘑菇的杜鲁门总统居然批准了这个提议。

这件事很曲折,要从沃克中将的事故说起。

一、李启伟为节目

1950 年 12 月 23 日,在第二次战役中被志愿军锤击的美军士兵,已经无意期待即将到来的圣诞节。恐慌席卷了全军。志愿者们似乎可以像圣诞老人一样随时随地来到这里。不同的是,圣诞老人拿着礼物,而志愿者拿着黑枪。

八军统帅沃克中将怒不可遏,痛恨前线战败如山。他向前线师下达了几条命令,要稳定再稳定下来,但都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沃克中将只好亲自乘坐吉普车到首尔以北,亲自训斥了那些不听话的师长和团长。

沃克中将比彭德怀大九岁,但在掌控若定的意志力上,显然比不上一点点。历史上,军败不可逆转,将军绝不能上前线。当年淝水之战,前秦大军受到东晋的推动。大军撤退之际,前秦大将傅容骑马冲入混沌大军中,阻止了战败的士兵。结果马在乱军中倒下,当场被杀。

沃克虽然心急如焚,但现在最适合他的位置不是前线,而是指挥所。一旦上了前线,面对凌乱的部队,他的角色并不比连长重要。结果,他在前往义井的途中被一辆急于向南逃跑的韩国大卡车撞倒,中将身亡。

左边是沃克中将

李启伟被陆军助理参谋长紧急任命,调任第八军司令员。李启伟一上任,表现就让人耳目一新。

美军前高级将领,别说麦克阿瑟,就连沃克中将也很少去前线。沃克拼命奔赴前线致死,这与他对前线特点的不熟悉有很重要的关系。

李启威不一样。他一上任就把一颗手榴弹扛在肩上,一副要与前线士兵同生共死的样子,赢得了军营内外的一致好感。每次上前线,他都会在车上带很多手套,这样随时可以给急需保暖物资的士兵发放。

之后,他对八军各级干部进行了大改。原因是,在与中国军队交战两个多月后,前线的将领们甚至不知道中国军队的指挥官是谁。从首尔撤退时,李启伟留下一件半示威半讽刺的睡衣(或军毯),并写下“向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致敬”。他觉得,如果能写上指挥官的名字,威慑力可能会更大,但前线的兄弟们都不知道中国指挥官叫什么。

血液的大变化非常大。李奇伟一口气换下了7个师中的5个。1、2、7、24、25师全部更换。他还派一些军官到海军进行短期交流,让他们彼此体验生活。

当然,他能做到的,其他人也能做到。美国政府一向很务实,不会因为他做的简单的事就改变对他的看法。真正让里奇微出名的是他发明了磁战术和发明它的过程。

李启伟的参谋生涯十分丰富,习惯于细细观察问题,对军事档案、战报、纪要等资料也十分重视。翻阅前两个月的各种资料,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第一场战役(为便于理解,我们用我们的通用名称,即一、th二、第三次战役),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发动云山战役歼灭美军. 11月2日,美军撤退,历时8天。

第二次战役,志愿军于1950年11月25日发起进攻,12月2日基本停止大规模战斗,随后进行追击,历时7天。

第三次战斗,志愿军从1950年12月31日到1月8日,历时8天。

三场战斗持续了七八天。显然,当时志愿军已经占据主动,但并没有进一步扩大战斗规模,追击美军。这一次并非巧合。

李启伟分析了各种情况,得出一个结论:志愿军的补给条件只能支撑一周左右的攻势,也就是所谓的“祭祀攻势”。

基于这个分析,李奇微很快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第三次战役结束后不久,在美军还在为他的生命奔波之际,他立即展开了代号为“狼狗行动”的反击。

你为什么这么自信?李启伟总结说,志愿者们已经战斗了一个多星期。尽管部队还在前线,没有退却,但他们的粮食和弹药已经耗尽,没有任何还击的力量。

李启伟的行动,果然取得了成效。通过“狼狗行动”,美军亲自确定了志愿者的数量和人数。大约有17.40,000人,不足以继续大规模攻势。

由此进一步判断,志愿军不可能迅速向37线发起进攻,美军也不​​可能被打出朝鲜半岛。

当时,杜鲁门总统派特使柯林斯随军。柯林斯得到好消息后,立即电报回华盛顿。杜鲁门松了口气,终于不用再担心从朝鲜撤军了。

白宫和五角大楼,以及东京的老将麦克阿瑟,都在庆祝,并且很高兴有合适的指挥官。

只是这些人太幸福了。

俗话说,单操作猛如虎,回头看五。虽然李七薇想出了点新意,但接下来的一战,却是给了李七薇一记耳光。

二、彭德怀一攻破攻

狼狗行动之后,李七维的信心指数飙升。义工们无力反击,进一步证明敬拜攻势是对的。接下来,里奇微发起了代号为“雷电行动”的反击。

既然“狼狗”可以嗅出情报,“霹雳”就可以分裂志愿者。

不得不说,李启威的想法实在是太天真了。

正如李启伟所料,志愿军缺粮弹药,后方的新兵也没有来。@>39、40、42、50、66军),兵力约21万人。

停在咸兴的第九兵团只有26个具有一定战斗力的军团,但只能出动8个团。

真的很缺物资,真的有点累。

可是你李七薇,敢这样欺负志愿者吗?太低估了。

美国人把里奇微吹到了天上,以为他用脑子打架,不像麦克阿瑟和沃克,他们不只讲武器,只讲火力。但李奇微毕竟是美国人志愿军中打得最差司令,他的思维方式与麦克阿瑟和沃克基本相同。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李七薇大吃一惊。

彭先生早就预料到了美军的反击。不仅李启伟喜欢看战报,彭总也喜欢看战报。第三次我军虽然打了胜仗,但歼灭了多少美军——一共1.九万多美军、韩军和其他佣兵,比第二次少了很多. .

彭总在战斗结束时开始停止战斗。美军大概是在玩拖刀,诱使我军继续向南推进,拉长补给线,然后突然袭击我们。

其实当时的彭总有点想多了。当时美军没有引敌深入的打算,基本撤退了。但战略家应该是这样,先预知失败,后预知胜利,只按自己的想法打仗是不对的。所以,李七伟发动霹雳行动时,我军并没有太被动,前线部队两手准备。

经过一番周密的策划,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联合起来,以惊人的勇气展开了第四次战斗。

为什么它如此强大?

一是敌我军实力基本一致。我军21万人,加上朝鲜人民军7万人,共计28万人。美、英、韩等部队有23万人,在兵力上基本没有优势。在火力方面,义勇军处于绝对劣势。

两者,从第二次战役开始,我军的伤亡就没有得到补充。就像一个人,经过一场激战之后,四肢上的伤痕才刚刚凝固。这个时候再打的话,伤害会更快,更大,更难以承受。

但是为什么要坚持战斗呢?

不打,美军会反击,不仅会吞噬首尔前线,而且很有可能会后退超过38前线,将前线推回长津湖前线。那样的话,我们在第二次战役中的巨大牺牲就白费了。

战斗的好处是可以以攻破敌人的攻势,既可以防御固有的前线,又可以为后方部队向前线移动争取时间。

但战斗一爆发,彭总就发现不对劲,美军的部署发生了变化。

美军最怕志愿军穿插分裂,所以改变了以往在前线分兵撒豆的做法。在这次进攻中,美军是主攻,韩军负责保护后方。

进攻阵型也可以摆成铁桶阵型,里奇微这家伙还是有一定水平的。

这一战术思路与1947年孟良崮之战时冈村宁吉给蒋介石的思路十分相似,号召国民党军队以密集阵型对付穿插分裂的华野。

可见,兵法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志愿军中打得最差司令,不管是哪种文化制度,道理都是一样的。

三、汉江阻击战

双方指挥官在战略层面进行了战斗,那么前线的战斗发生了什么?

第四次战役,有点像第二次战役,仍然分为东西方。美军进攻的主要方向是西线汉江南岸,企图一举攻占首尔。

东线作为辅助进攻。

兵来阻拦,水来地。但如何解决很重要。彭总派韩先楚和邓华两个副司令员到前线去。两位副指挥官的职责不同。韩先楚在西部,率领第38军和第50军以阻击和防御为主,吸引美军主力。因为美军的主要目的是进攻首尔,所以他们肯定会在进攻上投入巨资。

邓华率领39、40、42、66共4军的优势部队在东线反击美韩军队。这个方向的敌人比较弱小,分散,有分裂和歼灭的机会。

这个想法很好,但过程呢?

第五十军、三十八军坚决贯彻志愿军领导的意图。因为它们是最重和最关键的。只要能守得住,守得久,把美军的主力吸引到这里,东线就可以自信大胆地分崩离析。

于是,汉江南岸展开了艰苦的防御行动。

让我们不要详细介绍该过程。经过猛烈的进攻,第50军损失惨重。三个师只有三个团战斗并仍然保持完整的战斗力,其余团伤亡惨重。

韩先楚紧急命令前线部队调整防御模式。前线阵地兵力不宜过多,应改为纵深配置。第五十军形势稍有变化,人民军一个军团接手补防,局势趋于稳定。

但仍不容乐观。毕竟美军人数众多,实力强大,还在拼命攻击我军阵地。

38军继续发茬,已经硬了23天了。

当然,以我军的智慧,防守绝不是致命的防守,一边防守一边伺机反击。第38集团军第112师采用“炮上刺刀”战术,将大炮拉出工事,向敌方坦克群射击。炮兵部队还总结了集中火力突击的战术,将火力相对较弱的大炮集中起来,重新占领敌人的坦克群和工事,取得了不错的战绩。

第五十军战斗尤为激烈,涌现出“白云山团”等英勇部队。陆军司令曾泽生回国后,受到毛主席的接见。毛主席高度肯定了地方军阀部队在军队中的强大力量。

西线防御战血腥,美军进展极其缓慢,以换取东线大胜。

四、横城歼灭战

美军西线是疯牛撞树,东线是松散的羊群。他们在行进过程中越来越分散,尤其是韩国军队,在日启伟的鼓励下,他们不再惧怕志愿军,越跑越开心。主力。

此时,美韩两军已经形成了一个在顶坪里和一个在横城两个方向的单独纵深态势。

志愿军内部就应该首先攻击敌人的哪一部分发生了争论。

主张在顶坪里打第一仗的人认为,顶坪里全是美国鬼子,只有5个营,人少,饭菜可口。一旦全军覆没,就会给怕死的美国人带来极大的震撼,进而撬动整个东线战事,迫使敌人全线撤退。

主张攻打横城的人首先认为,虽然敌军在顶坪里强大,但交通更方便。另一方面,横城的敌人则以韩国第8师为主。美军只有一个团。人虽多,指挥却相对混乱。如果一个闷棍击中头部,敌人肯定会陷入混乱。

在征询了前线部队的意见后,彭总最终决定与横城作战。

手法和原来差不多,以四军绝对优势,一拳打在头部,穿插在侧翼和后方。

我军每次打大歼灭战,几乎都是用狂暴的招数。这次失控的英雄是第39军第117师。该师连夜穿插30公里,平均行军速度达到每小时5公里。虽然没有破纪录,但真的很惊艳。

韩国第8师团一被打得目瞪口呆。它不在乎与美国军方合作。

117师349团穿插到位后,发生了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

349团团长薛福礼刚刚打开指挥所,亲自前往查看阻击阵地。他刚翻过一座小山,正往前走,突然听到身后有人说话。他以为是自己的,也没在意,继续往前走。

走着走着,感觉不对劲,那些人怎么一个字都听不懂?我军中的大部分士兵都是东北人。东北方言哪里这么难懂?回头一看,心里顿时一紧。

只见树林深处有一团篝火,几个胳膊上挂着红布条的士兵坐在火堆旁,地上散落着卡宾枪。薛福礼心里清楚,这是一名从前线撤退的韩国士兵。

他们显然也看到了薛福礼,之所以没有开枪,是因为薛福礼现在身穿美国,头盔和大衣是从美军手中没收的。这些韩国士兵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人。

雪芙丽错了,转身朝他们走来。他一边走一边哼哼着假装说话,掏出手枪快速上膛。又走了几步,他向敌人开了一枪,但被卡住了。他调整了枪,开了第二枪,又卡住了。他不动声色地取出子弹重新装填,第三次射击,啪的一声,一名敌军倒地。

其他士兵匆匆散去,连枪都拿不到就乱跑。慢的被雪芙莉当场抓获。

团长亲自俘虏敌兵,在世界军事史上是罕见的,但我的志愿军却能做到。

我们不是在吹嘘这个团长有多英勇。重要的是这起事件背后的法律。我们在战斗中一直不拘一格,我们经常可以给人们带来惊喜。这是我们能在逆境中取胜的重要原因。

在横城会战中,我军以四军之力对韩国第8师和美国第2师的一部分进行包围、追击和拦截,将第8师全歼。配合此次行动的朝鲜人民军也展现了强大的威力,将韩国第3师和第5师各击杀。整个战役歼灭敌人1.两万多人。我军伤亡4141人。

横城之战结束后,我军因疲惫而郁郁寡欢的情绪一扫而空,继续打响托宾日之战。结果,因为侦察信息有误,判断美军兵力太小,结果是对峙。后来因为美军增援的到来,我军不得不退出作战。

至此,第四战第一阶段基本结束。

五、李启伟的无用建议

李启伟精心策划的进攻行动,不仅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反而让箭尾的志愿军又吃掉了一个师。虽然是韩国军队,但毕竟是自己的家人。失去一个师太痛苦了。

不仅如此,李七伟最恼火的是,他根本想不通志愿军的套路。以前他只知道义勇军擅长夜间和近身格斗,擅长爬山控制制高点,擅长穿插绕路。

没想到义勇军在拦防上这么狠,守着也能出击。东西线完全分为两种模式。

Ridgway再次在战略层面被志愿者羞辱。

第一阶段作战结束后,李启伟在第二阶段作战中连续发动了两次进攻行动,收复了首尔。但李启伟明白,首尔不是自己俘虏的,而是志愿军自愿放弃的。

这时,美军的师长又开始动了起来,想要再次进攻。但李启威严令各师不得擅自行事。

他在回忆录《朝鲜战争》中说:“仍有迹象表明敌人的进攻迫在眉睫。因此,我高度重视对八军的严格管控,防止部队采取任何可能的行动。导致我军落入陷阱,无计划的推进行动。”

第四战,李启伟主动出击,对中朝联军进行了一对一的进攻,却被他丢脸了。李启伟的部队一共打了87天,伤亡7.8万(中朝联军伤亡5.3万),平均每天900多伤亡,但只能前进1.3 公里。

与这样的代价相比,夺取首尔算得上怎样的胜利?

李七伟是个吃黄连的哑巴。

所以,在第四次战役结束之前,李奇微和麦克阿瑟唱反了。麦克阿瑟一向主张用强硬的手段对付义勇军,即使在前三场战斗的巨大损失之后,他也没有放弃强攻。但李七伟很清楚,这个倔强的老头,已经不是太平洋战场上让日军胆战心惊的战神,而是一个只会胡说八道的老赌徒。

李奇微通过各种渠道向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表示,朝鲜问题根本无法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并提出“尽快发展一支可靠的韩国军队,使其有足够的能力”的建议。承担联合国军队重任的力量。主要任务》(相关资料来自军事科学出版社《抗美援朝战争史》中卷)。

这个建议可以说是相当的无用。这意味着什么?美军的伤亡太大了。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国内的压力将把一线指挥员喷死。因此,李奇微开始考虑让韩国军队冲到前线当炮灰。

简而言之,美国人很害怕。

参谋长联席会议将该提案提交国家安全委员会研究,杜鲁门不情愿地批准了该提案。

有时候,胜利不仅仅是占据了敌人的阵地,而是敌人在幕后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