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便来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组图)

破译中国首艘航母惊心动魄的回购过程

查旺 04-26 17:51

鲜为人知的是,中国第一艘航母的诞生是非常艰难曲折的。许多幕后英雄努力工作却无法公开宣传。一些英雄甚至付出了被查处、入狱的惨痛代价。尽管他们对国家和人民没有遗憾,但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在国家战略安全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我国第二艘航母下水仪式26日上午在中国船舶重工大连造船厂举行。9时许,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按照国际惯例,剪彩后要进行“抛瓶仪式”。随着一瓶香槟酒砸在船头,彩带洒在两旁,周围的船只齐齐吹起汽笛,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航母缓缓驶出码头,在牵引牵引下停靠在码头。

第二艘航母于2013年11月开工建造,2015年3月开始进坞建造。目前,航母主体船体建造已完成,动力、电力等主要系统设备已安装完毕。到位。出坞下水是航母建造的重大里程碑之一,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航母的重要里程碑。下一步,航母将按计划进行系统设备调试和舾装建设,全面进行系泊试验。

第二艘航母是我国自己研制的。事实上,很多设计经验、材料开发、制造工艺和训练数据都是从第一艘航母“辽宁”号上获得的。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实现了航母设计制造的国产化,从乌克兰采购的第一艘航母可以说功不可没。接下来,我们即将迎来中国第三艘航母。中国的海上安全保卫能力大大增强,在朝鲜半岛、台海局势、南海争端等方面的博弈会更加自在。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中国第一艘航母的诞生是非常艰难和曲折的。许多幕后英雄努力工作却无法公开宣传。一些英雄甚至付出了被查处、入狱的惨痛代价。尽管他们对国家和人民没有遗憾,但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在国家战略安全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小石将来揭开这个惊险过程的秘密。

一、海军三代指挥官的航母规划

前三位海军司令员肖金光、刘华清、何鹏飞为推动中国航母战略需求的行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1987年3月下旬,报纸、电视等主要媒体同时报道了一条新闻。在与外宾谈及中国海军建设时,一位总参谋部领导坦言:“中国海军的战略是海防,中国不需要,也不需要。准备造飞机载体。” 短短几句话,让中国海军第一任司令员肖金光将军注意到并深思。

谈及肖金光当时的反应,他的秘书傅东奇回忆说:那天,我陪着局长看电视上的新闻。听完主持人播报的消息,他轻轻重复道:“中国不需要造航母?” 他看了我一眼,好像在自言自语似的对我说:“这个问题需要研究一下。不知道刘司令是怎么想的?在我的印象中,他提倡航母。”

时任海军司令员的刘华清是军队中的主要航母驾驶员。1970年战斗航母中国首个,刘华清组织航母专题演示,不久后搁浅;1975年,他“忍不住”给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位中央领导人“写信”,表明下水航母的重要性;1980年5月末,国务院副总理耿飚访美时,刘华清陪同他登上CV-61“突击”号航母视察;1982年后任海军司令员,推动航母前期论证和预研工作。; 1986 年 8 月,刘华清听取了两代海装备和示范中心的汇报,就开展航母示范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刘华清说,航母怎么造,是海军综合建设的事;是分步建造直升机航母和护航航母,还是直接建造护航航母,都必须论证好。

在媒体报道总参谋部领导建议中国不搞航母的第二天晚上,刘华清来到肖金光的住所。春暖花开的仲夏夜,两代海军指挥官在肖金光的海味客厅里,就中国海军装备建设、中国是否应该发展航母等话题进行了心心相印的对话。

需要明确的是如何打击近海防御?在中外战争史上,战略退却时组织进攻,战略进攻时组织退却是司空见惯的事。有东西。海上防御战略实际上是以海上作业为基础的,对于中远的作业,绝非没有必要。事实上,简单的海上作业无法防御海上。”

刘华清说,我们是这样一个沿海大国,拥有超过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陆地”。随着海洋开发的发展和海上战争的形式,我们面临的海上威胁与过去大不相同。对付弹道导弹核潜艇和舰载航空兵有能力进行远程作战,只有中小型舰艇和近程岸基航空兵做不到。当然,主动防御包括战略撤退中的进攻。没有航空母舰,不可能进行远距离作战。

肖老接过来说,这几十年来,我们还没有一艘航母,不是不想做,而是不能提。最初几年,为了抗美援朝,他专心空军,后来经济陷入困境。那个时候技术不行,经济实力也不行。

刘华清说,现在科技进步了,经济强了很多,但也不是没有问题。在资金和技术方面仍然存在困难。但是等不及了。十年不做,十年后再高,还是会有困难。因此,有必要及早论证,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只有这样才有主动权。

萧老连连点头,说,就是这个意思。您可以将这些想法报告给军委和司令部。刘华清说,有这个考虑和你的意见,我一直向军委负责人汇报。同时,他建议肖总写下他对如何建设人民海军的看法,以纪念建军60周年。

与肖金光深入沟通后,刘华清正式向总参部请示,要求就海军装备建设情况作报告。1987年3月31日,总参领导派装备部部长何鹏飞率装备部、作战部有关人员到海军机关听取刘华清关于海军发展情况的汇报。海军装备。

在这份报告中,刘华清主要谈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核潜艇的建造,一个是航母的问题。他说,这两个问题,涉及海军核心力量建设,是关键问题。这两件装备的研制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国防建设;这两件装备不仅是战时用的,平时也是威慑力量。接下来,他详细分析了这两大问题的需求和可能性。

关于航母项目下水,刘华清设想“七五”(1986-1990)开始论证,“八五”(1991-1995)进行了研究,对平台和飞机的关键课题进行了初步研究)。,视2000年的情况而定。在这个安排上,首先从资金的角度来看,目前不需要花太多的钱,而且未来每年分摊;第二,从技术上看,有多方面的发展优势,可以带动国家和国防所需的相关技术的发展;第三,在发展过程中预研,航母价值'可以更加透彻地了解战备状态和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做出最终的科学决策。

听完汇报后,何鹏飞立即对刘华清的建议给予充分肯定,支持海军先启动示范工作,并表示刘华清的意见会上报司令部和军委负责人,“我相信各位首长也会支持的。”

1987年8月,在纪念建军60周年的特刊上,《海军杂志》刊登了海军第一任司令员肖金光上将的文章全文。文章明确指出:“我们实施海防战略,不排除在中远海行动。而在中远海,不可能没有航母。有舰队活跃在公海,没有航母,就没有制空权,就没有战斗胜利的保证。中国是海上强国,我国领土南沙群岛距我国大陆近1000海里。即使在和平时期,中国海军也应该到这些海域进行作业,以确保和维护我国在这些海域的地位和权利。航母前往南沙,必须为水面舰艇提供空中掩护,支援打击和消灭敌方现役部队。航母去远海,也是为了保卫世界和平,支持进步势力。”

“当然,我们国家目前还很穷,不可能马上造航母。但是,研究和工作是必须要做的,海军装备的建设必须在服从大局的前提下进行。”国家经济建设要积极稳妥,逐步缩短,逐步实现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实现海军武器装备现代化。

肖金光的这篇文章首次突破,公开解释了为什么中国需要航母。于是,中国向国内外宣布,中国在是否建造航母方面做出了重大战略转变。

1992年,已晋升为军委副主席、政治局常委的刘华清,将何鹏飞从总参调任海军副司令员,分管装备建设。 ,专门从事航母建造的准备工作。

二、购买乌克兰瓦良格的悲惨接力

何鹏飞赴海军负责建造航母的准备工作后,根本不可能从美苏采购航母等战略装备,但此时却有一丝曙光光。

1991年苏联解体后,为苏联建造航母的乌克兰黑海造船厂失去了国家命令的对象。完成95%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被俄海军仓促抢走,而尚未完成舾装的“瓦良格”号则瘫痪在工厂外的南布格河口。

1993年,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和海军司令格罗莫夫在时任乌克兰总理库奇马的陪同下,前往黑海造船厂商讨“瓦良格”号建造完成并移交给俄罗斯海军。可能性。乌克兰要求俄罗斯支付全部费用,但俄方认为只需支付苏联政府未支付购买价款的30%。目睹这一切的黑海造船厂船长马卡罗夫不客气地插嘴道:“‘瓦良格’号无法完成……” 众人问道:“航母要完成,工厂需要什么?” 马卡罗夫回答:“建造航母涉及9个国防工业、600个专业、8000个配套工厂……只有大国才能建造,

1995年,已经成为乌克兰总统的库奇马决定将“瓦良格”号的命运交给黑海造船厂。面对国际买家的招标,黑海造船厂决定出售航空母舰瓦良格号。何鹏飞闻讯大喜,但困难接踵而至。乌方竞标门槛非常高,并受到俄罗斯和美国的压力,要求禁止他国军队为军事目的购买。

海军只能在幕后暗中谋划,前台正在寻找国企资金提供者和港澳爱国企业家出面掩护完成国购。

华夏证券总经理邵春后来在讲话中透露:当时乌克兰经济很差,非常非常差。这是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糟糕。嗯,通货膨胀也很强劲。最初,一个卢布值 1.6 美元。苏联解体后,3000卢布值1美元,3500卢布值1美元。所以当时有人说,如果你买一张从莫斯科到北京的火车票,1美元就够了,而且还是软卧。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会很惨。瓦良格号,苏联一解体,我们的军队,我们国家的军队,就注意到了这艘船。因为这艘船留在乌克兰,这个黑海沿岸的国家,它基本上不需要海军,更不用说航空母舰了。那时候,我们的军队一直想解决这个问题。它从1991年开始做研究,然后从1992年底开始派人到乌克兰做各方面的工作。到了1996年,这项工作终于完成了,因为乌克兰用了No,它可以把这艘船卖给中国,它同意了。但是要卖,就必须经过招标程序,而且这个程序必须完善。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军委军援军贸办公室随后正式向国家报告,要求立项。然而,他们的报告发表后,并没有得到批准,因为在高层,关于航母的争论,并没有一致的意见。所以没通过,然后他们又上报了,最后还是没通过。在这种情况下,军队,包括海军,军贸厅,他们会怎么做?这个时候他们买不起。当时有六个国家想要购买这艘船,中国只是其中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等不及这个指令,我想先想其他办法。后来我在香港找了一家公司,想让港商先做这个。我找了一位爱国港商,终于找到了一位,香港律师事务所的老板徐增平。他一开始是不敢做的。最后,做好工作,同意,然后他会代表军方,军贸办公室去乌克兰投标。至于竞标,我想到了一个理由,就是等我们的船带回来之后,我们就造一艘赌船,因为你不能说它是用来做军事用途的。说是赌船,就以这个名字出价就赢了。其实六国中中方金额最小,2000万美元买下(后面是中国 承诺继续给予乌克兰武器订单和经贸合作)。但是为了这个许增平,他支付了一点保证金,然后香港金融危机就立刻发生了。他也破产了,没钱了。

如果我的钱用完了怎么办?然后,总是有一个人参与其中,和他一起来中国找钱。第一个找的人是马蔚华,当时他是海南人民银行行长。他中国人民银行没有钱,他把所有金融机构召集起来说,我们能不能凑齐2000万美元?一个生意,有个赌船,很便宜,2000万美元。不过,当时海南的金融机构很惨,毕竟这件事名不副实,最后也没做。后来又找了几个战斗航母中国首个,最后还是没找到,然后就找到了。

一开始我是不相信的,我说一艘航母是2000万美元,不可能,你只是还没做完,不可能。我说,你和那个乌克兰签了那个协议,因为你找到我的时候,它已经投了票,而且很成功。还有一个多月,还款期还有一个多月就到期了。到期后,您必须重新投标。然后我看了看文件,应该是真的,很标准,然后我说你不能光说,你得把红头文件给我。结果,无法获得红头文件。后来他们说,领导面试好吗?我对领导说什么?他说是海军副司令。

后来出来找我说话的是何鹏飞。他承认,首先,这艘船是可用的。其次,这艘船是海军通缉的。他没有详细说明为什么海军不能直接出面,为什么国家现在拿不到钱,但我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我说那很好。既然是国家的事,那我就出去吧。然后我使用我的一家工业公司。因为当时证券公司下面有一家公司,用了一家实业公司,让它融资。只要给钱。没想到这件事以后会闹,也不知道朱镕基是怎么知道的。朱说,对于一家证券公司来说,买什么样的航母,他必须亲自受益,10%是国际惯例。随即派出六部委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查了一会儿,我也批了一个16字的指令,叫大胆、认真调查、恭敬效仿。城镇法将失去理智,城镇法。但是我查了一下,因为我还有很多钱,但加起来也没几个。最后,我个人没有问题,一分钱都没拿,这点得到证实。朱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说因为军队的缘故,如果有机会我可以帮忙,我也可以帮忙。而且是航母,正如何鹏飞所说,“这是中华民族唯一的机会。因为过去没有人会为我们买,将来也不会,这是唯一的机会。” 如果我错过了,我什至不会自己买。会原谅”。

作为价格,大名鼎鼎的华夏证券崩盘。从1992年成立到2005年退市,华夏证券经历了五次团队更迭,每一次都有起起落落、起起落落、起起落落。一家知名国企从兴盛到衰落的历程,发人深省。这家未成年国企的悲惨命运始终难以改变,华夏证券最终从中国证券市场消失。但历史不会忘记这个名字。正是因为这家企业的“胆子”,“瓦良格”号最终停靠在中国大连港,也就是今天的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

购买“瓦良格”的故事是一场接力赛。徐增平和邵春诠释了“瓦良格”故事的前半部分,但即便有华夏证券和创鹭集团,也无法控制处于国际政治、军事、经济和外交关系漩涡中的瓦良格。当时,华夏证券新掌舵人周继普向政府求援。得益于政府对国有企业资产的积极保护,“瓦良格”号终于完成了支付,彻底驶离了它的出生地——黑海港。摆脱束缚它的厄运的缰绳。可以说,这是政府真正接触“瓦良格”的开始,所以“瓦良格”的后半段故事 在周继朴的积极推动下,由政府各部门共同解读。上半场很精彩,但也很无奈;下半场很低落,但结果却是皆大欢喜——中国首艘航母“瓦良格”终于成功采购,离开造船厂启程前往中国!

无论时代赋予的命运如何演绎,我们都不能忘记后来加入的华夏证券、创陆集团、东方汇众,以及邵春、许增平、周继朴、张勇、戴跃等众多在“瓦良格”运输过程中提供无私帮助的单位和人员正在购买、拖拽。虽然他们为此付出了很多,却一无所获,甚至让自己的命运起起落落,但他们所做的一切超越了时空,无疑是对自己民族的贡献。历史是客观的记忆,不是遗忘。

三、瓦良格到中国的艰辛航程

但当瓦良格被世界上最大的拖船拖过土耳其海峡时,情况发生了变化。

当时,总理府和外交部都倾向于放手,但海事国务部长拉马赞·米尔扎奥卢坚决反对。1999年12月19日,美国从幕后走向前台。皮尔逊驻土耳其大使会见米尔扎鲁,表达了美国政府对“瓦良格”号的担忧。2000年3月3日,应美国政府邀请,米尔扎鲁对美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访问。临行前,他向阿西费特总理提交了一份报告,详细说明了“瓦良格”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可能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建议拒绝中方要求,禁止“瓦良格”号。通过海峡。与此同时,台湾在伊斯坦布尔的办事处,

ITC 的 Joop Timmermans 先生认为,将 Varyag 拖过海峡实际上比驾驶 150,000 吨油轮过海峡更容易、更安全。但米尔扎鲁说,要么你给船自己的力量,要么把它打成碎片运走,或者你根本不考虑穿越海峡。蒂默曼斯先生还说,2001年3月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一架国籍不明的直升机降落在“瓦良格”号的飞行甲板上,三个人跳出来做调查,然后飞走了,并写道“法国人来了。 " 离开前用粉笔在甲板上。

之前和之后,中国和土耳其之间都有过外交接触。中方承诺将全面承担“瓦良格”号通过海峡的安全保险和可能的损失责任,并将派多艘中方大马力拖轮协助拖航“瓦良格”号,确保通过海峡。海峡航行安全。

2001年7月,原本站在米尔扎鲁一边的土耳其军方开始转变态度。总参谋长卡维里·克卢受邀访问北京,受到中国领导人的接见,军队的立场发生了变化(称为武器出口),并于8月初向总理办公室发出照会,“建议释放”。土耳其政府还提出,中国应向土耳其开放旅游,力争每年吸引200万中国游客赴土耳其旅游,可为土耳其创造20亿美元外汇。

2001年8月25日,土耳其国家安全委员会作出决议,同意让“瓦良格”号通过其海峡。土耳其国务部长兼政府发言人古列尔当天代表阿西费特总理前往北京,向中国政府通报了结果。

2001年9月,中国政府派交通部官员和航运专家组成的代表团访问土耳其,就“瓦良格”海峡通道进行具体磋商,并作出全面安全承诺。在极短的时间内,中国准备了土耳其当局要求的多项安保措施:租用了世界上马力最大的希腊拖船;同意给予“国家保证”以对可能的赔偿问题负责。

中国在“瓦良格”号上安装了小型雷达、全球定位系统、甚高频无线电通信设备、电子罗盘和发电机等导航安全设施。土耳其政府对此感到满意。

航母的船体逃离风暴后,穿过地中海,穿过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不允许它通过),驶出大西洋,穿过加那利群岛的拉斯帕尔马斯, 2001年12月11日进入非洲好望角,2002年2月5日,印度洋经莫桑比克马普托,经过马六甲海峡,2月11日晚抵达新加坡近海, 2002年2月12日进入南海,2月20日进入中国大陆沿海。

2002年3月3日,“瓦良格”号航母终于抵达大连。凌晨5:00,她离开大连港外锚地,在6艘拖船和1艘引航船的带领下,缓缓驶向内港。6艘拖船前3后3布置,使“瓦良格”号保持平衡。在此期间,海上交通受到限制,任何船只都不能进出。

上午9点左右,“瓦良格”号抵达内港。中午12:00,“瓦良格”轮安全靠泊大连内港西区4号散货码头,圆满结束15200海里4个月(123天)的艰难航程。

我们都熟悉背后的故事。2002年4月,中国大连造船厂厂长热情地说:一、这艘航母是一艘全新的航母;二、这艘航母是为我国研制的航母提​​前二十年;三、这艘航母为我国节省了200亿元的科研经费。2011年7月27日,国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宣布,中国正在利用一艘废弃的航母平台进行科研、测试和训练改造。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完成建造和试航,

1987年,刘华清下令成立中国第一个“飞行舰长班”,并做出豪爽誓言:“不搞航母,我不死。中国海军一定要造航母!” 老将军,您有天有灵,见证了今天的中国。你们已经拥有两艘航母,其中一艘自主研制成功。你一定很高兴吧?

中国第一艘航母历经千辛万苦回到中国,这不是任何人的专属功劳。让我们记住这些幕后英雄的名字:

肖金光(开国将军,人民海军主要创始人)

刘华清(海军司令员、军委副主席),

何鹏飞(海军副司令员,何龙元帅之子),

邵纯(华夏证券前董事长)

周继璞(华夏证券前董事长)

许增平(香港律师事务所主席)

戴跃、张勇(香港律师事务所总经理、副总经理)

许多努力工作却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无名英雄

参考:

搜狐历史

人民网

搜狐财经

新浪阅读

大学网络

【茶网专栏作家王小石。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平民王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