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美媒:中国航母编队亟需该型机来弥补装备结构短板

据环球网近日报道,我国首架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空警”600成功首飞。

虽然这个消息立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社交媒体的大量讨论,但“该来的总会来”——这并不是一个特别令人惊讶的消息。

我曾在本专栏另一栏目《万吨大驱背后的中国海军区域防空之路》中提出过这个观点:随着中国区域防空舰艇的技术路线从苏俄模式到美国模式,即使中国海军现有的两艘航母还保留了很多俄罗斯基因,基本可以断定,中国正在全力打造以航母和航母为核心的“美国式”远洋海军他们的舰载机翼,而不是核潜艇。“苏联式”远洋海军。

在此背景下,与区域防空舰的情况类似,作为美国远洋海军重要作战能力要素的舰载固定翼预警机也成为中国海军的必然选择。显然,舰载预警直升机再先进,或许能够满足英国、日本、印度或苏联俄罗斯海军的作战需求,但在美国远洋海军中很难找到一席之地。 ,这不仅与飞行平台有关,还与结构本身的局限性有关,直接受到各国海军建设和运营的不同蓝图的影响。这个问题将在下面进一步讨论。

中国前掠翼舰载隐身战机方案 领先美国 环球网_中国舰载固定翼预警机_美国二战舰载鱼雷机

也就是说,“空警”600的出现在逻辑上只是时间问题,它的出现进一步印证了对中国下一批航母设计风格乃至整个海军走向的一系列合理猜测. 目前和可预见的未来,中国航母编队显然需要该型飞机来弥补所谓“美国远洋海军”装备结构的短板。不过,对于未来可能面临革命性变化的海上战场而言,舰载预警机的前景是另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此前在中国军事革命博物馆展出的航母和舰载预警机模型。

“空警”600

美国二战舰载鱼雷机_中国舰载固定翼预警机_中国前掠翼舰载隐身战机方案 领先美国 环球网

需要指出的是,迄今为止,中国军方从未公开证实“空警”600的存在,其型号名称也是外界根据以往的命名习惯猜测的。8月27日,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率先报道了该机所谓的“首飞”,主要是根据来自燕良试飞基地的卫星照片。照片显示,“空警”600使用了一种罕见的蓝色油漆,与中国验证机常用的黄色油漆有很大不同。有分析认为,该型飞机为了减轻重量,大量使用了复合材料,这部分被涂成蓝色;还有一小部分黄色油漆是金属皮。

从照片上看,“空警”600机尾有4个垂直翼型,外形与美国E-2“鹰眼”舰载预警机极为相似。它很可能使用运7作为飞行平台,但换上了更强大的涡轮螺旋桨-6C发动机,并在尾部有一个钩子。考虑到我国目前服役的预警机全部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空警”600应该也不例外,这意味着它的探测目标精度、响应速度、多目标探测能力、可靠性等核心指标 可能超过仍使用脉冲多普勒雷达的 E-2C,并与最新型号 E-2D 相媲美。

美国《福布斯》杂志9月初发表的另一篇文章对“空警”600的设计和性能进行了推测。根据这篇文章,外界早在2018年3月就在武汉看到了一艘大型水泥航母模型我看到了飞机的模型,这被认为是测试甲板布局的培训设施。笔者认为,“空警”600所使用的运7平台是以过时的苏制An-24轻型运输机为基础,最大起飞重量约为28吨,可容纳4至6名机组人员成员。由于飞行平台的性能限制,“空警”600在空降时间这一关键指标上很可能落后于“鹰眼”。

在雷达系统方面,文章指出,“空警”600的雷达可能不会像其他中国预警机那样使用三个或更多的固定阵列。卫星照片显示天线罩有一个中间前缘部分,“证明”它只配备了一个雷达阵列。理论上,雷达必须360度旋转才能覆盖全向空域。值得注意的是,美国E-2D尽管配备了“最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但并未使用三重阵列。这意味着它的天线还需要机械旋转,探测数据的刷新有理论时间间隔,而中国的“空警” 2000预警机配备三阵有源相控阵雷达,可实现所有空域数据的实时刷新。中国此前曾在珠海航展上展示了一款名为“丝路眼”的单面阵机载有源相控阵预警雷达,很可能就是“空警”600雷达的前身。笔者认为,中国之所以没有选择成熟的三面阵技术,可能是因为运七平台的动力系统无法为这款雷达提供足够的动力。此外,中国已经在空警200上测试过的保形天线和智能皮肤贴片,未来也可能在空警600上使用。中国此前曾在珠海航展上展示了一款名为“丝路眼”的单面阵机载有源相控阵预警雷达,很可能就是“空警”600雷达的前身。笔者认为,中国之所以没有选择成熟的三面阵技术,可能是因为运七平台的动力系统无法为这款雷达提供足够的动力。此外,中国已经在空警200上测试过的保形天线和智能皮肤贴片,未来也可能在空警600上使用。中国此前曾在珠海航展上展示了一款名为“丝路眼”的单面阵机载有源相控阵预警雷达,很可能就是“空警”600雷达的前身。笔者认为,中国之所以没有选择成熟的三面阵技术,可能是因为运七平台的动力系统无法为这款雷达提供足够的动力。此外,中国已经在空警200上测试过的保形天线和智能皮肤贴片,未来也可能在空警600上使用。笔者认为,中国之所以没有选择成熟的三面阵技术,可能是因为运七平台的动力系统无法为这款雷达提供足够的动力。此外,中国已经在空警200上测试过的保形天线和智能皮肤贴片,未来也可能在空警600上使用。笔者认为,中国之所以没有选择成熟的三面阵技术,可能是因为运七平台的动力系统无法为这款雷达提供足够的动力。此外,中国已经在空警200上测试过的保形天线和智能皮肤贴片,未来也可能在空警600上使用。

美国二战舰载鱼雷机_中国舰载固定翼预警机_中国前掠翼舰载隐身战机方案 领先美国 环球网

舰载预警机可以大大提高航母的态势感知能力。

你会跳台滑雪吗?

目前关于“空警”600具体性能的报道仍是基于各种零散信息的推测,但毫无疑问,该型飞机肯定会装备在中国下一批在建的航母上。因为中国官方已经公开确认了该国在电磁弹射器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就,以及建造新型航母的计划。因此,关于中国下一批航母将放弃滑跃甲板并配备弹射器的猜测基本可信。由于起飞时滚动加速度不足,螺旋桨驱动的预警机需要更长的跑道。在航母甲板有限的情况下,必须使用弹射器给预警机更高的加速度,以减少滚动距离。中国新型航母上的弹射器将为“空警”600提供合适的起飞条件。

中国前掠翼舰载隐身战机方案 领先美国 环球网_中国舰载固定翼预警机_美国二战舰载鱼雷机

从舰载预警机的发展历程来看,之前没有配备弹射器的航母都配备了滑跃甲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起飞条件,但只能配备预警直升机。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已经服役的两艘滑跃甲板航母不能装备“空警”600?应该说难度肯定是很高的,但是如果加上“绝对”二字,恐怕会出现一个问号。

首先,有人尝试为滑跃甲板航空母舰配备固定翼预警机,这并非没有历史。苏联海军在 1970 年代后期研制的 An-71 舰载预警机使用两台大功率涡扇发动机和一台专用于起飞助推的涡喷发动机。该型飞机最明显的外形特征是预警雷达安装在垂直尾翼的顶部。在强大的喷气动力支持下,An-71可以通过滑跃甲板直接从“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近点起飞位置起飞。这架飞机的问题主要是由于雷达的安装位置导致机身高度,难以存放在航母机库中。随着配备蒸汽弹射器的新一代航母苏里亚诺夫斯克级开始建造,安71在与更“鹰眼”牦牛44涡桨舰载预警机的竞争中失利,共生产了3架。原型随着苏联解体而消失。

现役舰载预警机一般采用弹射起飞。

中国前掠翼舰载隐身战机方案 领先美国 环球网_美国二战舰载鱼雷机_中国舰载固定翼预警机

由于其任务的特点,预警机要求在空中停留的时间最长,但对飞行速度没有严格的要求。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由于航母空间有限,无法像陆基预警机那样使用大平台,燃料容量自然难以匹敌。因此,只要满足起飞条件,最适合这类飞机的动力方案就是省油的涡桨。引擎。E-2、 Yak-44 和“空警”600 都使用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并非偶然。对他们来说,可能是跳台跳台起飞条件的门槛太高了,而 An-71 就是为了满足起飞条件而设计的。牺牲是以其他方式进行的。

卫星照片显示,“空警”600是涡桨预警机,但即使难度很高、门槛太高,也不能轻易得出绝对的结论。2005年,美国海军工程试验中心进行了一项试验,一架E-2C在甲板风速为25节,起飞重量为2< @4.9 吨。,起飞轨迹保持2.5 m/s的爬升率,符合美国海军的安全起飞标准。测试还显示中国舰载固定翼预警机,“鹰眼”在进入甲板上翘段之前已经达到下机速度,对飞机的操控没有明显的负担。

相比之下,“辽宁”和“山东”舰的末日起飞位置跑道长度约为200米(根据卫星图像粗略测量),两艘航母的最高航速约为30节(参考“库兹涅佐夫”数据)中国舰载固定翼预警机,全速逆风可以提供足够强度的甲板风,没有弹射器满载起飞“空警”600理论上应该不成问题。但理论终究只是理论,实际使用中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一是“空警”600的动力系统能否保证其起飞滑跑速度接近“鹰眼” ; 占据航母的甲板空间,从而大大降低了航母甲板的使用效率。(待续)

(《洪亮战局》是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战略研究中心特约副研究员王洪亮为澎湃防务开设的个人专栏,力求兼顾分析的深度和厚度,同时兼顾前瞻性和敏锐度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