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德国二战中最大一场败仗的战争是如何爆发的?

苏德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从“巴巴罗萨行动”到斯大林格勒战役,再到对柏林的最后反击,规模最大、战斗条件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苏德战场,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战争。.

在从东欧平原到阿尔卑斯山脚下的众多战役中,巴格拉季翁战役被誉为“苏联战争史上的巅峰之作”。它的胜利,意味着苏联西征的形势明朗,也代表着德国在东线战区话语权的瓦解和丧失。

那么这场被认为是德国在二战中最大失败的战争是如何爆发的呢?

本期,我们将带你走向毁灭德军东线的道路——巴格拉季翁战役。

1944年的苏德战场,经过与纳粹德军长达三年的对峙,苏军通过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战役摆脱了开战初期的颓势,逐步转变为全线反攻阶段。

第聂伯河战役后,在苏军的攻势下,纳粹撤退到第聂伯河以西,组织了“东壁垒”,从此失去了对乌克兰大部分地区的控制。

西线战场虽然战火纷飞,但如果苏军打算继续西进,将苏军的怒火烧到德意志帝国的城乡,不得不面对的一大威胁就是德意志中部。驻扎在白俄罗斯的军队。

该团成立于1941年6月,是纳粹德国在苏德建立的三大团之一,号称拥有西方战争史上最大的战斗群,鼎盛时期有近200万士兵。战场。苏德战场下的一场大规模战斗。

自1941年以来,这支军队以其庞大的规模和精良的装备成功完成了多次突击任务,俘虏并歼灭了数十万苏军,成为苏德战场上的战争机器。

在希特勒的设想中,如果进攻计划成功实施,在双方另外两支纳粹军队的掩护下,中央军将直接攻占莫斯科,像毒蛇的毒牙一样,一口吞下苏联的心脏猛扑。

然而,中央集团军群很快就被苏军挡住了。

莫斯科战争中,面对苏军的强势反击,中央军逐渐溃败,最终击败莫斯科。

此后的多次战斗中,这支军队的方向,也如同德意志帝国,在东线战场上撤退。曾经的庞然大物逐渐被分成几个小的军事单位。

1944年6月的巴格拉季翁战役彻底击败了这支被纳粹德国寄予厚望的军队。

1944年的欧洲战场上,德军的衰落就已经非常明显了。在东线,必须调动军队保卫追逐胜利的苏军。至于北站和南站,前盟友芬兰和意大利已经表现出背叛的倾向。纳粹德国正面临着四面楚歌、衰落的困境。

苏方深知当前德军面临的不利局面。随着苏德战场对抗的结束,以及苏军在连胜下的高昂士气,苏军高层意识到,现在正是在白俄罗斯与纳粹中央集团军群决战的最佳时机。,悄悄地来了。

在苏军高层的设想中,如果攻势能够成功,将消灭东线战场上剩下的为数不多的相对完整的德军,同时限制其他德军的补给线和撤退路径在东线。

更重要的是,中央前线的战败将宣告苏军进攻柏林的道路将被击穿,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心脏将直接暴露在苏维埃政权的铁腕之下。

这样,如何在白俄罗斯集中兵力对抗纳粹中央阵线,是苏方关注的重点。

巴格拉季昂战役前夕,苏联进行了全面的战前准备和部队部署规划。苏军大本营重组了各条战线,重新分配了指挥官。

1944年5月中旬,苏联组建波罗的海第一方面军、白俄罗斯一、二、第三方面军和四个方面军,合并为三名苏联将军和罗科,后者在这个活动。在索夫斯基将军的领导下。

5月底,斯大林秘密召集所有参与莫斯科军事行动的军事指挥官,制定了最终的作战方案:以陆军级机动团执行的两个战术包围圈为指导,首先消灭北方和德国军队的南部支援点,然后在波罗的海。他们与白俄罗斯阵线合作,对明斯克地区发动了夹击。

在确定了最终的战争计划后,苏联迅速开始为战争做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

截至6月20日,参与巴格拉季昂战役的四大方面军已拥有14个联合集团军、1个坦克军、4个航空集团军、118个步兵师等众多单位图片德军小型遥控坦克,总数达125个。1万余人,不计其数坦克、飞机和大炮等精密装备。

由于军事行动的严格保密,苏联的物资调配推迟了一段时间,但也无意中促成了一个巧合:6月22日,巴格拉季昂战役正式打响,恰巧正是苏联的物资调配时间。纳粹中央集团军群入侵苏联“巴巴罗”撒丁岛行动三周年。

经过德军的早期骚扰和调查,6月22日,巴格拉季翁战役正式打响。

波罗的海第一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率先向北部前线发起进攻。在坦克先锋队和炮兵部队的掩护下,苏军直奔白俄罗斯北部城市维捷布斯克逼近。

由于突如其来的进攻,德军来不及及时反应,大部分德军主力集结在明斯克,因此驻扎在维捷布斯克的德军防线很快就被苏军的攻势撕裂了!

在没有补给和阻拦支援的情况下,面对苏军猛烈的攻势,驻扎在那里的德军第53师被全歼,前后只用了三天时间。

与此同时,在北方战场的喜讯频传之际,苏军的南方战役也正式打响。

24日,在罗科索夫元帅的指挥下,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向博布鲁伊斯克发起了猛烈进攻。他的先锋队从茂密的森林沼泽中如幽灵般出现,给毫无防备的德国人造成了沉重的损失。

扫清障碍后,坦克部队得以快速推进,一步步蚕食德军占领点,一天之内将德军逼退了40多公里,从南部迅速逼近博布鲁伊斯克市。28日,苏军在压倒性的攻势下,成功包围了守住博布鲁伊斯克的德军第9集团军,两天后全军覆没。

苏军突如其来的猛烈攻势,令德军迷惑不解,只得撤退到明斯克。

得益于希特勒的“壁垒战术”,德军倾向于使用主力保卫交通枢纽和枢纽城市,而这也正是此次战役德军前线迅速溃败的原因之一。

由于情报滞后,反应不及时,此时德军的支援早该得到了。然而,面对苏联高昂的士气和精锐部队,德军装甲部队并没有占据太多优势。苏军以势不可挡的姿态冲破德军的钢铁洪流。

7月3日,苏联白俄罗斯1、3方面军在明斯克成功会合,并包围了该市剩余的德军。由于希特勒坚持他的部队保卫城镇,德国人遭受了进一步的损失。一周后,该市的纳粹捍卫者被歼灭,明斯克因此摆脱了纳粹的控制。

在这十天的攻势中,苏军的快速推进大大超过了战前的估计。可以说,德军在战场上的接连失利,正是因为他们还来不及部署沿线战略要地,就遭到苏军的袭击。

在占领明斯克的同时,其他冲向明斯克的部队在城外设置了层层防御阵线。

此后,苏军暂时放慢进攻步伐,休整部队,补充补给,清点损失,继续西进。7月中旬,苏军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经过一系列进攻,将前线向西推进至170多公里的波兰边境,向华沙发起进攻。

直到8月中下旬,苏军的进攻态势才逐渐减弱,巴格拉季翁战役才告一段落。然而,苏联取得的军事成果远远超出预期。在苏军精锐部队的配合和严密的战术下,纳粹德国向西撤退了600多公里。苏联红军一度逼近德意志第三帝国的边界。

尽管德军在这场战斗中多次尝试反击苏军,但输得更多,赢得更少,大部分部队因缺乏补给和支援而被彻底歼灭。

1944年6月至1944年8月,遭受重创的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伤亡50万人,人数从100万缩减到不到原来规模的一半。

取得巨大胜利的苏军也做出了巨大牺牲。20万多名苏军士兵阵亡,3000多辆坦克和4000多门火炮报废。相比之下,苏军虽然损失惨重,但与东线德军一举击溃的情况相比,还是可以接受的。

从此,曾​​经威风凛凛的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基本瓦解,残部大军纷纷逃亡,集团军形同虚设。东线德军主力损失惨重,占领区连连失守。白俄罗斯失利后,柏林和莫斯科就像棋盘上针锋相对的将军和指挥官,不再有任何直接的区域缓冲。

1941年6月22日至1944年6月22日,在东欧平原饱受苦难的人们改变了身份。希特勒和拿破仑一样,在莫斯科寒冷的冬天遇到滑铁卢,之后他就稳步撤退,直到他的部队进入城下。

对于苏联来说,战役的名称取自在俄罗斯帝国时期与拿破仑入侵作战的俄罗斯将军“巴格拉季昂”。而1941年以来的苏联卫国战争,就和巴格拉季翁本人一样,为了保卫国家而与独裁者作战,毁掉了打算横扫欧洲的军队的命运。

苏联之所以能够攻城略地、攻城略地,就是战略部署细致巧妙。

首先是战前泄露的保密工作。

即使是在苏联最高军事领导人中,也只有斯大林、朱可夫、瓦西列夫斯基等少数核心领导人知道这场战斗。大多数苏联士兵不知道战斗的安排。

战争前夕,物资运输也全程保密,所以苏联也推迟了战争。为了避免使用无线电可能造成的信息泄露,即使在战时,前线的情况也大多是由部队负责人手绘反映到莫斯科总部。这些安排让德军很难有什么反制措施。

为了保证军事行动的严格保密,苏军的大部分行动都是在夜间进行的。车辆在途中不开灯,而是依靠路边设置的白色标志来识别方向。卡车的引擎盖和后挡板被漆成白色,以引导后面的车辆。部队的行军时间被严格限制在晚上十点到凌晨四点之间。黎明时分,后方部队的车辆需要立即停下寻找掩护。

护航途中,苏军飞机低空盘旋侦察。如果飞行员能发现自己在下方行驶的车队,应及时通知下方指挥官,改进伪装措施。

苏联士兵学会隐藏自己的“十八般武术”。在东欧平原郁郁葱葱的丛林沼泽中,他们正在努力学习在丛林中行军的技巧。如何游泳,如何走出沼泽,如何在丛林中穿梭,如何躲在丛林中……

这些先遣士兵还承担着运送枪支弹药资源的任务。他们用树枝和树干编织的木筏分批运送物资,并在杂草丛生的丛林中竖起防火禁区。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战争前夕冒着风险扫清地雷和障碍的苏联工程师。由于战场位于两国军事缓冲区,为了防止对方突然发动军事袭击,双方已经在自己的领土前布下了大网。

苏联既然要进攻,首要的就是扫清其门口的地雷,否则会严重阻碍军队的前进。

但是,大规模的地雷检查势必会引起德国人的注意,从而暴露出袭击的意图。因此,为了行动的绝对保密图片德军小型遥控坦克,苏军工兵只能在夜间潜入雷区,在地上爬行,寻找地雷的导火索并拔掉它。

由于巴格拉季昂之战的开始日期是在北半球的夏季,茂盛繁茂的野草遮住了工兵爬行的身影,但也让引信更加难以清除。排雷工作非常危险。最轻微的地雷爆炸都会杀死人并引起敌人的注意。因此,苏联工程师面临的工作是极其艰巨的,也是极其重要的。

然而,苏联工兵以顽强的意志克服了严峻的条件。在行动前的两个晚上,工兵们冒着生命危险清除了34000多枚地雷,为苏军机动部队的进入提供了客观条件。

综上所述,在苏军隐匿身形,创造一切条件进攻德军的努力下,数百万苏军终于如鬼魅般越过了德军侦察部队,突袭突如其来的德军。伟大的胜利。

而苏军的胜利也表明了德军的衰落和战术上的劣势。战争爆发前,希特勒曾预测苏军将从乌克兰南部发起进攻,因此大部分部队被调往南方,为苏军北袭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苏军进攻时,纳粹军指挥部反应迟缓,未能把握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结果,支援无法及时赶到战场,为德军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更讽刺的是,战前离开三军统帅摊位的德军统帅布希元帅竟然去度假了。即使在战争中,他对坦克作战的理解和理解仍然不足,另一方面导致德军在苏军装甲部队面前不断败北。

巴格拉季昂战役后,德军已经无法完全应对苏军的进攻,在西线盟军步步紧逼的前线,德军也逐渐失去阵地。在世界反法西斯势力的抵抗下,战胜纳粹已成定局。

1945年4月30日,苏军正式攻占柏林。苏联士兵在德国国会大厦上空高举鲜红色的镰刀和锤子旗,宣告希特勒的彻底失败和纳粹帝国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