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日媒:英美三国会议上的几大防备限制海军

一个。 《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会议》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能够全面建造各种现代海军舰艇,包括航空母舰、战列舰、轻重巡洋舰、驱逐舰等,以及包括鱼雷在内的各种现代海军装备新中国空军第一人,大、中、小口径。舰炮及各类舰载机等;这导致各国海军力量的恶性扩张。很快引起了西方列强的关注。因此,1922年华盛顿会议期间,日本在美、英、法、意、德的胁迫下,被迫签订了《华盛顿海军条约》,又称《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该条约的要点如下:

首先,将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数量设置为英国和美国各5艘,日本3艘,法国和意大利8艘。在未来 10 年内停止建造主力舰。

二、质量限制(以下吨位在备用炮内)战舰35000吨,备用炮40.6厘米(406毫米-作者注)。这艘航母是27000吨,有2个0.3 cm(203 mm - 作者注)火炮和10门火炮,除了两艘33000吨级的舰船。

10,000 吨巡洋舰,20.3 厘米火炮。

三、太平洋防备限制

日本、英国和美国同意维持以下太平洋地区的现状:

日本 - 千岛群岛、小笠原群岛、奄美大岛、琉球群岛、台湾、澎湖列岛。

英国 - 香港,东经 110°以东的岛屿,靠近加拿大海岸的岛屿除外,不包括澳大利亚联邦及其领土和新西兰。

美国 - 阿留申群岛、菲律宾群岛、关岛、中途岛、威克岛。

1930 年,日本、英国和美国在伦敦会议上再次会面(1930 年 4 月——作者注),并达成了一项海军条约,其要点如下:

一、辅助舰协定:日本拥有英美A级巡洋舰60%,潜艇相等,5.27万吨,辅助舰总数弱70%。

第二,停止建造主力舰的期限延长至1936年。

第三,限制潜艇的使用。

之后,虽然日内瓦国际联盟会议于 1932 年召开,但在主要问题——海军问题上没有定论。 1935年,英、美、法、意三国举行了第二次伦敦会议。但日本于 1933 年首次退出国际联盟,并于 1934 年退出华盛顿条约。 1936年1月,伦敦条约被废除。同年年底,随着两国条约的到期,海军开始全面扩军。

资料来源: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争历史办公室,“日本在中国的海军行动”,1991 年 1 月,第 1 版,150,p。 154.

日本防卫厅“日本海军在中国作战”1991 年第 1 版,第 151 页“截至 1937 年 7 月,日本海军的已完工和在建船舶和吨位”

第二。在全面抗战爆发前,日本海军舰艇的数量和排水量具有绝对优势

根据上表的统计,截至1937年6月,日本海军共制造了285艘舰艇,总排水量115.3万吨。正在建造的船舶数量为 37 艘(未公开排水量 - 作者注)。

其中,《伦敦海军条约》规定舰龄内的主力舰有9艘,27.2万吨; 5艘航空母舰,6.9万吨;一、二等巡洋舰25艘,18万吨; 70艘驱逐舰,9.60,000吨; 44 艘潜艇,6.20,000 吨。共152艘,67.9万吨。 58.9%。可以看出,日本海军近60%的主力战舰都是比较新的。

《伦敦海军条约》规定二等巡洋舰年龄超过8艘,3.6万吨; 32艘驱逐舰,3万吨; 15 艘潜艇,1.30,000 吨。共55艘,7.9万吨(仅老舰排水量高于中国海军舰艇)。

除了练习战舰、水上飞机航母、潜艇航母、扫雷舰、海防舰、炮艇、扫雷舰、扫雷舰、修理舰等,一共78艘,排水量3艘9. 5万吨,在建14个。

在建的新舰中,战列舰2艘,航母各2艘,二等巡洋舰4艘,驱逐舰12艘,潜艇3艘等主力战舰共计23艘。62.1%。可以看出,日本海军正在建造超过60%的新型主战舰。并且表中的备注不包含第二个补充计划的数据。显然是在为全面侵华战争做准备。

资料来源: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争历史办公室,“日本在中国的海军行动”,1991 年 1 月,第 1 版,p. 151.

日本防卫厅“日本在中国的海军行动”1991 年 1 月第 152 页“截至 1937 年 7 月的日本海军舰队建立和设备”

来源:日本防卫厅“日本海军在中国的行动”1991 年 1 月,第 1 版,第 156 页,“截至 1937 年 8 月 13 日的第 3 舰队建立和装备”

三个。日本海军舰艇和装备

根据上述两张表,“截至 1937 年 7 月的日本海军舰队编制和装备”和“截至 1937 年 8 月 13 日的第三舰队编制和装备”,日本海军中队和第三舰队在那个时间。准备如下:

1.日本联合舰队:

第1舰队——第1中队、第3中队、第8中队、第1水雷中队、第1潜水中队、第1航空中队(舰艇配置和作战范围见上表-作者注意)。

第 2 舰队 - 第 4、第 5、第 2 矿山、第 2 潜水、第 2 航空、第 12。

2.第三舰队:

第三舰队参加了随后的淞沪会战。辖10队、11队、5矿队。共 29 艘船。

十队:“出云”、“天龙”、“龙天”。第十四驱逐队管辖“菊花”、“葵”、“迪”(均应为驱逐舰,下同)。

11队:“Ataka”、“Toba”、“Hozu”、“Sita”、“Hira”、“Kenta”、“Atami”、“Futami”No.、“Li”、“Mei”、“Lian” ”、“小鹰”。

第 5 矿山中队:“佐贺”、“夕张”;第5驱逐舰中队拥有“春和”、“翔和”、“朝风旗”;第十三驱逐舰中队有“五竹”、“若竹”、“早苗”;第十六驱逐师装备有“芙蓉”、“奇轩”、“朝燕”。

资料来源: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争历史办公室,“日本在中国的海军行动”,1991 年 1 月,第 1 版,p.第 152 页,第156.

四个。日军驻沪作战人员1.5万多人,网传不超过3000人

根据《截至1937年8月13日的第三舰队编制和装备》,驻上海特种海军陆战队2200人,汉口300人。 1937年8月9日,日军将29230人全部从长江疏散到上海。汉口300名特种海军陆战队全部编入上海特种海军陆战队。这样一来,上海特种海军陆战队就是2500人。其中有第10中队“出云”号和第11中队的主力舰。

根据张志忠1937年8月9日给蒋介石、何应钦等人的密电,日本海军“海军陆战队官兵约5000人”,“舰艇12艘。每艘舰艇可以在任何时候。”水手,共约3000人”。陆上装备“轻、重口径火炮约30门,高射炮8门,战车装甲车各约20辆。”此外,在日本华侨中在上海,有“农村士兵约3000人,经济组织健全,志愿人员3500人。”资料来源: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抗战前线战场》(上)“张致中致蒋介石密电”,日期为 1937 年 8 月 9 日。

张志忠的密信写着“大约5000名海军陆战队员”,这使得驻扎在上海的2500名日本特种海军陆战队总人数增加了一倍。但军舰“一共12艘。每艘舰上可以随时登陆的水手,总共约3000人”。应该是真的。

此外,从“陆地上,大约有轻、重口径火炮30门,高射炮8门,战车装甲车各20辆左右”。在上海的日本侨胞中,“全乡军人3000余人,经济组织健全,志愿人员3500多人”。全面、中日战争史资料。 1937年8月9日,驻沪日军总人数12000人,其中特种海军陆战队2500余人,舰艇水手3000余人,由日本华侨(统称日本人)组成的士兵和志愿兵6500余人。海外志愿者)。

江晨子《淞沪之战三万中国军队吃不下三千日本海军陆战队的真相》统计,日本海军陆战队人数为4232人

1937年8月12日,张志忠给蒋介石和何应钦发密电,“8月11日23:00(2000余人)和8月12日下午(1400余人) ),日本海军增派两批3400余人,“特种海军陆战队”战舰已达31艘(第3舰队主力全部集结在上海),各种口径火炮数量超过60门(相当于日军1个加强炮兵联队)”。8月13日前,驻沪日军人数达到8900人(海军陆战队5900余人,水兵300余人),士兵和志愿兵由日本人组成华侨6500人,总兵力达到15400人,不是国内网上流传已久的3000人、6000人。 ” 来源:中国第二史料馆:《张志忠致蒋介石何应钦密电》日期注1937年8月12日,《抗战前线战场》卷一。

来自日本防卫厅的“日本海军在中国的行动”,1991 年 1 月,第 1 版,第 153 页,“截至 1937 年 6 月的日本海军航空队”

资料来源:日本防卫厅,“日本海军在中国的行动”,1991 年 1 月,第 1 版,第 154 页,“截至 1937 年 6 月的日本海军航空兵”续表

5。日本海军航空兵力量和实力

日本海军航空兵是日本海军的主要作战单位。淞沪会战以来,给中国海、空军、陆军造成了重大损失。并成为轰炸上海、南京、武汉、南昌、重庆、成都等地的主力。

根据以上两张表,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日本海军航空兵由陆上空军和航母空军组成。其中,在淞沪战区受到中国空军重创的“如更人”、“鹿屋”等陆航队13支。根据12种机型组成飞行队。不同机型的机队不同,按照“常用飞机”和“补充飞机”进行配备。

以“如更人”为例,淞沪之战前,辖1.5个“大攻机”队(简称“大攻”),每个“大攻”队都有共10架(常用机8架,替换机2架);0.5个“中攻”(简称“中攻”)小队,每个“中攻”小队共有18架飞机(常用飞机12架),辅机6架)。也就是说,“木更津”空军共有24架飞机,其中“大攻”15架,“中攻”9架。也就是说,“木更津”空军是纯粹的轰炸机舰队,没有配备可用于护航的战机。

8月14日淞沪会战中,“鲁武”空军遭到中国空军的重创。 18架飞机(常用飞机12架,替换飞机6架); 1.5个“中攻机”(简称“中攻”)小队,每个“中攻”小队共有18架飞机(常用机12架,辅助机6架)。也就是说,“鹿屋”空军共有45架飞机,其中“舰战”18架,“中攻”27架。可以看出,在8月14日的空战中。 “鹿屋”空军装备“舰载战斗机”,却只派出两批18架次的“中型攻击机”作战,可见日本海军对中国空军的鄙视。

综合以上两张表,日本海军陆战队编制如下:

霞浦:161个。其中,“舰攻击”9个,“舰战”9个,“水上侦察”14个,“陆地训练”72个,“水上训练”48个,“研究”9个。

横须贺(原作,应为横须贺-作者注):124。舰载轰炸机9架,舰载攻击机27架,舰战机18架,小艇7架,水上侦察机21架,陆地训练机24架,研究机18架。

立山:83。27舰攻击,18舰战斗,18中攻击,6中船,14水上侦察。

横滨:6. 6 艘大船。

木更津:24。“大攻击”15,“中攻击”9。

大港:25. 9 次舰战,9 次中攻,7 次水上侦察。

五合(表中错误,显示为1.5或水探测0.5;作者以水探测0.5为标准):7. 7水侦察。

吴:16。舰艇攻击 9,水上侦察 7。

Saber:51。9 艘舰船轰炸机,18 舰攻击舰,18 舰战舰,6 艘中舰。

佐世保:19。3艘中型船和16艘水上侦察船。

大村:63 架。18 架舰船轰炸机,18 架舰船战斗,27 次中程攻击。

鹿屋:45。18“船战”和27“中攻”。

镇海:7. 7 水上侦察。

各类飞机共计631架。其中,“霞浦”空军规模最大,拥有各类飞机161架。但“陆联”和“水联”飞机只有120架,可见空军以训练为主。值得注意的是,“镇江”和“横滨”两个航空队实际上只有6艘大艇(横滨)和7艘水上侦察(镇江)。笔者认为,可能有两个新组建的航空队。

其次,日本海军舰艇总数为182艘,其中航空母舰130艘,其他军舰52艘。至于预算中设立的飞机数量,笔者认为,由于中国战争的需要新中国空军第一人,现有的舰艇扩建计划;也就是说,航空母舰总数将增加到291架,其中航空母舰203艘,其他军舰88艘。因此,日本海军军舰携带的飞机总数计算为291架。还有航空母舰编成1个单位,6架飞机。战舰可以自由组合。

综合日本海军航空兵 1937年6月末,共有各类飞机922架。其中陆航机队631架,舰载机291架。这与中卷王道平的《抗日战争史》,解放军出版社,第57页,有一定的出入,其中记录了日本海军航空兵1045架作战飞机。差别很大的可能是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至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前,日本海军航空兵在战前进行了紧急扩张。

资料来源: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日本海军在中国的行动”,1991 年 1 月,第 1 版,153,p. 154.

中国海军最先进的战舰——“平海”

六。中国海军军备及双方比较

中国海军全国不统一,属于以下三个体系:

1。中央海军:隶属国民政府行政院海军部管辖,主要在长江和东海作业。

二、东北海军:由冀察政委、青岛市政府出资,作为第三舰队,以东北政权为背景,主要在青岛和渤海海域作业。

三、广东海军:隶属广东政府管辖,为第一军海军。主要行动在广东省沿海和珠海。

海军是独立的,有自己的舰队、学校、造船厂、海军陆战队等。其中,中央海军虽然有优势,但仍缺乏海上作战的实力。其他的力量很弱,只能辅助沿海或者河流的军队。

从国家政府的财力来看,认为一般海军近期很难有大的发展。淞沪会战前舰队配置如下:

一,“平海”号巡洋舰服役。它由日本播磨造船厂建造,于 1937 年 3 月竣工,并于 4 月服役于第一舰队。

二、购买高速鱼雷艇:1937年5月从德国购买3艘,属于军委直属电讯学校,又订购了5艘。

三、造潜艇:据说是从德国订购的,细节不详。

资料来源: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争史办公室,“日本在中国的海军行动”,1991 年 1 月,第 1 版,第 158-160 页。

日本战争史中提到的“中国海军全国不统一一......3系统”,指的是1927年蒋介石第二次北伐和“东北变” 1928年,中国海军“三海派”组建。即以陈少宽为首的“中央部”(原北洋海军;编为第一、第二舰队。因此,蒋介石并不信任)。东北部(第三舰队,原司令员沉洪烈)以谢刚哲为首。以冯卓勋为首的广东部(即第一军团,表中称广东省河防司令部,原司令员陈策)。

而日本战史中提到“1937年5月从德国购入3艘,属于军委直属电讯学校”,很可能是指蒋介石支持建立“四海”,即1933年1月,在江苏镇江设立闪电学校。第一任校长欧阳戈是“中山舰”事件的主要策划者。学校实战力量是英德和德国订购的鱼雷快艇组成的快艇大队。

根据“截至1937年7月的中国海军舰队”的统计数据:

8艘中国海军巡洋舰,1艘临时改装巡洋舰;排水量1900-4300吨。

27 艘炮艇。 1艘临时改装炮艇;排水量247-1550吨。

21 艘内河炮艇,60-220 吨。

2艘驱逐舰,400吨

8 艘鱼雷艇,96 吨。

22 艘炮艇,从 50 吨到 350 吨不等。

6艘运输船,6艘勘测船,无统计数据。

总共有 102 艘船,排水量粗略。并且没有运输船,测量船舶排水量统计。

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档案史料.国民党政府海军抗战纪事》第54页有详细记载:

到全面抗战爆发时,中国海军拥有各类舰艇120艘,其中大部分为快艇;按照世界海军的统一标准,只有500吨以上的才能称为舰艇。 500吨以下的是船。中国120多艘船的总吨位只有6万吨左右。

两艘吨位最大的巡洋舰“宁海”号是1930年日本播磨造船厂分批订购的。它们于1932年建造并交付中国,排水量为2526吨。 “平海”号是根据“宁海”号图纸在江南造船厂制造的。 1936年建成后,赴日本配置武器装备。直到1937年4月才返回中国服役,全重2600吨。 “平海”号也成为抗战时期中国海军最先进的战舰。

炮舰“咸宁”418吨、“永绥”600吨和“民权”426吨分别购建。原废弃驱逐舰“建安”和“建威”改造成轻巡洋舰,更名为“大同”和“自强”,均为1050吨。

日本强大的航母战斗群

综合中日历史资料,截至1937年6月,日本海军共有舰艇285艘,总排水量115.3万吨。在建舰艇37艘,其中战列舰2艘、航空母舰2艘、二等巡洋舰4艘、驱逐舰12艘、潜艇3艘。中国海军拥有各类舰艇120艘,其中大部分为快艇,总吨位仅约6万吨。而且基本上没有在建或购买的船舶。差距将近20倍,这还没有算上日本一期和二期在建船舶的排水量(只有一期主力舰和两艘航母)。

此外,日本战争史上对“平海”舰有重要记载,可见其重要性。但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记载有出入。日本战史记载,该船始建于播磨造船厂,1937年3月完工。中国第二史料馆记载“平海”号为江南造船厂自制。 1936年建成后赴日本配置武器装备,直到1937年4月才返回中国服役。笔者认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史料更为准确。

南京航空烈士陵园

七。中国空军实力及双方对比

1932年上海事变(指128淞沪抗战-作者注)当时,中央陆军空军只有陆上7队,水上7队,再无100多架飞机。破坏。事件期间,蒋介石试图更新空军并在外国援助下扩大空军。他首先与美国合作,确定了航空三年计划,将7个陆上小队重组为3个小队。 1936年7月西南事变(指粤广事变)后,广东空军和广西空军各部接应,全国空军大体统一。迄今为止,空军拥有9个旅和7个独立中队。其主力在南昌,其余驻扎在各地。建立了四所航空学校(杭州、洛阳、广州、龙州)来培训飞行员。 1936年底,空军增至31个中队。此后,中国空军经常对日本长江警卫舰采取攻击姿态。

1937年8月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空军拥有战斗机179架、侦察机148架、重型和轻型轰炸机99架、训练机132架、运输机25架、其他飞机65架共有一线飞机428架,实习飞机约232架(共660架),飞行员668人。此外,美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还签订了200多架各型飞机的采购合同(由于日本的阻挠,部分合同被撕毁——作者注)。

资料来源: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争史办公室,“日本海军在中国的行动”,1991 年 1 月,第 1 版,第 160-161 页。

据唐雪峰《中国空军抗战史》,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86:抗战全面爆发初期,中国空军拥有作战飞机346架,但能编入正式作战编制的只有296架。此外,何应钦的《日本侵华抗战八年史》记载,中国空军可以发射100多架作战飞机。

彭明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选材》第5卷(上)第134页:中日飞机性能比较,日本飞机大部分是新设计、试制和试制的飞机生产于 1930 年代,性能相对较低。先进的;飞机月产量可达60架,相关技术可不断更新。中国军用飞机大部分是从国外采购的。只有美国制造的Curtis Hawker III和Boeing-281(波音P-26A)机型先进,性能卓越;鹰III也是中国空军独立抗战的主力战机。但是其他的老机型比较复杂,占了一半以上。

当时,中国现代工业基础薄弱。虽然可以模仿国外飞机的主要部件,但发动机等核心部件完全进口;它不能独立设计和大规模生产先进的战斗机。由于进口飞机种类繁多,甚至被称为“世界飞机博览会”;一旦损坏,将很难修复。另外,当时日本的军机研发和生产能力远强于中国,战损可以很快得到补充和恢复。

综上所述,中日战争史对于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战斗机数量的统计是有争议的。主要是在日本战史的统计中,运输机、侦察机等飞机都属于前线飞机,还包括一些甚至不能实际投入战斗的老旧飞机。并且没有明确一线飞机是否是作战飞机?中国空军拥有战斗机179架,轰炸机99架,运输机25架。笔者认为,唐雪峰的《中国空军抗战史》只算作战飞机,比较准确。不排除日本海军为了扩大军备,为了借机向内阁和军方要钱,故意将中国空军所有不能出征的老旧飞机都包括在内。

日本轰炸机

因为这份日本史料不涉及日本陆军航空兵团的成立。因此,中卷引用王道平的《抗日战争史》,解放军出版社第57页记载:1937年,日本陆军航空兵数量为1个航空团,5个飞行团团和16个飞行联队,分别驻扎在日本大陆、朝鲜、台湾和东北地区。拥有作战飞机1156架(仅作战飞机,不包括其他飞机)。以日本海军航空飞机的数量,有2200架和2625架两种称。笔者综合日本海军航空兵 922 架(包括 1937 年 6 月末的非作战飞机,8 月 13 日前有可能扩大到 1000 多架)、1156 架(不包括非作战飞机),认为 2625 架(包括非作战飞机) -战斗机)。说法比较可信。军事科学院军事史研究部主任王道平少将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

如果算上非作战飞机,日本陆海空军的飞机数量至少是国军的4倍。仅算作战飞机,日本陆海空军的飞机数量至少是国民军的7倍,甚至8倍。而且,战争期间,日本陆海空军飞机的数量不断扩大,技术性能不断更新,完全是自产。另一方面,国军完全依赖进口。甚至大多数零件都无法在内部生产。战败率远高于日军。完全处于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