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用了30年的硬骨头机枪就是它是什么来头?

本文由莎莎原创,禁止任何媒体转载

解放军用了30年的硬骨头机枪就是它:经历了三战的56式轻机枪

解放军拥有参加过中印战争、中苏边境战争、中越战争的轻机枪,一直是前线步兵的火力支柱。有趣的是,它竟然是苏联人在 1944 年成功设计并在 1960 年代从苏联军队退役的武器。这种名为56式的轻机枪的来历是什么?听听萨沙怎么说。

56式班机枪或56式轻机枪是中国山寨苏联RPD轻机枪的产物。

RPD轻机枪的设计者是大名鼎鼎的瓦西里·泰格列夫。

德加罗夫可以说是二战苏联机枪之王。他设计了一系列优秀的轻重机枪,甚至反坦克炮。他还获得了巨大的荣誉:杰加列夫是继斯大林之后第二个获得“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勋章的人。

如果不是 1949 年 69 岁的杰加列夫去世,他本可以设计出更多优秀的机枪。

1920年代,苏联还没有轻机枪的时候,贾加列夫努力工作,用了5年时间研制了DP轻机枪。

该枪产量高达80万支,在苏德战争中屠杀了德军。在后来的朝鲜战争中,志愿军还用DP轻机枪与美军作战,DP轻机枪不弱于美国BAR轻机枪。

虽然DP轻机枪很成功,但贾加罗夫并不十分满意。1920年代轻机枪的技术和设计理念相对落后,在苏德战争中DP轻机枪已经落后。

德加列夫研究了苏德战争中的无数战斗,发现了DP轻机枪或苏联机枪战术的问题。

在苏联步兵作战模式中,轻重机枪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战争爆发前,苏联陆军的主要步兵连配备了一个火力排。除了轻型迫击炮外,还有一两挺水冷式重机枪。作为猛烈火力的掩护,它配备了主攻排。重机枪的作用主要是掩护和掩护持续的火力,主要是压制敌人的重要防御火力点。

每个苏军步兵班都有一挺轻机枪,用来直接掩护前进的步兵,可以提供及时的火力支援。

由于苏军的重机枪过于笨重,往往无法及时到达前线,尤其是无法跟上步兵。尤其是城市战,重机枪基本没用,一线火力只能靠轻机枪。

DP轻机枪虽然有47发弹匣,但火力相对较差。它继续射击,复进簧会变热并导致射击失败。同时DP轻机枪的枪管无法更换,连续射击100多发需要停火冷却枪管。

更重要的是,DP轻机枪相当重,弹匣重3公斤,全枪重12公斤,仅比美国M1919重机枪(不含三脚架)轻2公斤。苏联军队经常选择最强壮、最高的士兵作为轻机枪手。即便如此,机枪手还是不知所措。

同样,朝鲜战争中的志愿军士兵对重型DP轻机枪也颇为不满。朝鲜北部多山,志愿军轻装上阵都很难,更不用说携带重达10多公斤的机枪了。

泰格列夫认为,必须认真对待这些问题。

毕竟DP轻机枪是1920年代设计的产物,目前并没有太大的改进价值。贾加列夫改进了DP,1944年推出了DPM轻机枪,性能变化不大。

这时,贾加列夫开始研究新一代轻机枪,试图在设计思维上有所突破。

1940年代苏德战争爆发后,苏军研制出半自动步枪,使用短步枪子弹,即7.62×39mm子弹,泰格列夫对此非常认同。

实战表明,90%以上的战斗发生在400米以内。那么,传统的7.62×54高密度长步枪子弹就存在威力过剩的问题。凭借DP轻机枪的威力,有效射程可达800米。既然是400米以内的战斗,有必要用长枪吗?

这会导致枪械后坐力过大,射击精度下降,整枪过重。

贾加列夫认为,新一代轻机枪必须使用7.62×39mm子弹。

疫情爆发后,吉加廖加快了轻机枪的设计解放军轻机枪图片,终于在1943年完成了整个设计,也就是RPD轻机枪。

1944年,RPD轻机枪小规模生产,投入一线试验。苏军士兵对RPD轻机枪赞不绝口,认为其综合性能比DP轻机枪强很多。

不过此时德军的灭亡已经不远了,苏军急需新的武器。而且,RPD轻机枪是一种全新的武器。一旦投产,仍将面临培训、维修、物流供应等复杂问题。

斯大林认为,DP轻机枪目前的性能已经足够,在战争期间全面生产成熟机枪更加可靠。

于是,RPD轻机枪直到1946年才开始量产,迅速淘汰了过时的DP轻机枪。

事实上,RPD使用了DP轻机枪的许多成熟技术,这也是Djiggario的设计特点。

RPD轻机枪采用气动、开膛待命设计,还使用了有趣的鳃式闩锁。

在性能方面,相比DP轻机枪有很大的提升。

一是重量比较轻,长度比较短。

DP的空枪重量9.2kg,长度1.27m,而RPD只有7.5kg,长度1m。

这就解决了DP轻机枪最有争议的问题:笨。

要知道,苏联军队在1940年代也需要徒步作战,远离机械化和机动化。

轻机枪的重量和长度对士兵来说非常重要。

二是灭火力和持续性显着提高。

DP轻机枪的实际射速仅为每分钟80发左右。如果这是一门大口径机枪,它只用于远距离压制短发,每分钟80发的射速就足够了。

但轻机枪是前线支援火力,较高的射速可以形成火力压制。

RPD轻机枪提高到每分钟140发,几乎翻了一番,压制能力大大增强。

射速提高后,RPD轻机枪不再使用47发弹匣,而是使用100发弹链或链盒。弹药量是之前的两倍多,火力连续性自然更好。

第三,射击精度高,更容易训练。

RPD轻机枪的后坐力在长步枪弹药筒报废后显着降低。

这有两个很大的作用,一是新兵训练更容易,枪更容易控制,二是射击精度也高得多,是一挺精准的机枪。

从外观上看,RPD轻机枪和DP最大的区别就是使用了链盒。

这个链盒由金属制成,包含一条长度为 100 发的金属链。链盒必须从机匣下方安装,但链子从左侧进入机匣。

有趣的是,由于这款链盒造型独特,很多人都认为它是一个鼓。

实际上,它只是一个盒子,里面有一条链条,而滚筒的结构完全不同。

RPD轻机枪只能用链盒供弹,不能用弹匣供弹。别说链条和金属链壳的重量,这100发就足够重了。

虽然RPD空炮的重量已经大幅下降,但满载后仍然很重。解决办法是平时不装轻机枪,战前装上链箱,减轻行军负担。

同时,RPD轻机枪是在二战1940年代设计的。它的枪托和手柄仍然是木头的,其余的都是钢制的,没有使用后来常见的新材料。

RPD轻机枪的子弹可与AK47自动步枪和SKS半自动步枪通用,大大减轻了后勤负担。多年来,RPD被用作苏联标准轻机枪。

苏军认为RPD轻机枪火力强大,解决了过长过重的问题,可靠性也有明显提高。无奈之下,RPD轻机枪勉强可以当重机枪,通过100发子弹的射击就可以实现火力覆盖。

对于DP轻机枪来说,这是不可能的,它只能连发两三发,提供一线步兵火力支援。

很多战斗中,重机枪跟不上步兵的冲锋,DP轻机枪无能为力,但RPD轻机枪却能顶上。

直到 1960 年代,RPD 轻机枪一直在苏联军队服役。

随着机枪概念的改变,苏联军队认为RPD已经过时。在苏军全面机动化、机械化时代,步兵班有步兵战车或轮式装甲车提供火力掩护,而新一代机枪根本不需要如此强大的火力。

于是,苏军装备了RPK轻机枪,可以与AK自动步枪互换70%的零件。

有趣的是,迄今为止,RPD 轻机枪仍在世界其他国家服役。

自 1950 年代以来,RPD 轻机枪已被用于几乎所有战场,包括今天的乌俄战争。

为什么?RPD轻机枪非常实用。

解放军在1956年引进了56式枪族,其中当然包括RPD轻机枪。

我国仿制的是RPD轻机枪的第三种型号。生产设备和技术材料由苏联直接提供。苏联还派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到中国指导生产。

1956年,中国可以量产RPD轻机枪,生产一直持续到1994年,也就是将近40年后。

在中国,RPD的名称是56式轻机枪。

56式轻机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制式轻机枪。它参加了一系列战争,包括中印边境战争、中苏边境战争、中越战争。

在此期间,我国还生产了大量的56式轻机枪来支援其他国家,如北越、阿尔巴尼亚、柬埔寨等。

1963年,我国与苏联不和,我国无法得到新一代苏联轻机枪,只能改进56式轻机枪。

根据当时一线官兵的意见,对56式轻机枪进行了一些改进,推出了56-1式轻机枪。

56型的内部结构与56-1型完全一样解放军轻机枪图片,外部还是有一些变化。

有官兵认为56型三脚架太高,导致射手头部暴露过多,将56-1型三脚架放低一点;

官兵认为三脚架的旋转角度太小,只有32度,射击时很不方便,于是将56-1型改为72度。

除了鼎,官兵们对链盒也有意见。一是射击时,子弹会不断地撞击金属链盒,发出巨大的声响。这种声音在白天影响不大,但到了晚上就很明显,很容易被敌人认出,先发制人。此外,100发弹链不是很可靠,56-1式也有所改进。方法是在弹性链盒上安装弹性缓冲垫,以减少碰撞声。同时将100发弹链分成4段25发弹链,减少卡壳的可能性。

另外,56-1型有一些小的改进,总体上和56型差别不大。

事实证明,56式轻机枪威力很大。

首先是中印战争。解放军官兵对56式轻机枪赞不绝口。

中印战争发生在雪域高原,海拔很高。一个人的体力只有平地的一半左右,行进速度和负重都低一半,更不用说崎岖的山路了。

在解放军的一系列攻坚战和追击战中,40公斤的53式重机枪太重了,跟不上部队。56式轻机枪重量更轻,适合高空作战。

对面印度步兵的主力轻机枪是英国的布伦。空枪重11公斤,比56式轻机枪重得多。

印军的布伦轻机枪一般配备7发30发弹匣,共210发子弹。总重量相当于56式轻机枪携带5个100发链箱的重量。

因此,56式轻机枪在实战中是无敌的,火力更持久。如有必要,它甚至可以对着印军的重机枪射击。追击时,由于56式的重量轻,步兵的行进速度也很快。

在谭正贵机枪班的战斗中,印军调集了3挺布伦轻机枪,以压制我军56式轻机枪的火力。谭正贵的机枪小队凭借火力和重量的优势,不断变换阵地进行射击,甚至与印军的三挺机枪打成平手。

无奈之下,印军又调来了2挺布伦轻机枪,并用5挺机枪压制了我方1挺机枪。

即便如此,谭正贵的机枪小队暂时还是巧妙地躲藏起来,等待印军步兵的反击。

当印军步兵冲到我军阵地20米以内时,谭正贵的机枪班突然猛烈开火。

56式轻机枪猛烈开火,造成印军步兵大量伤亡。明明他们在火力和人数上拥有绝对优势,却无法击退我军。

与此同时,谭正贵的机枪班在链箱内只剩下100发子弹的情况下,继续使用短连发吸引印军机枪火力,为火炮争取时间。

最终,75毫米无后坐力炮上来,用10发炮弹摧毁了印军的4个掩体和1个火力点,彻底摧毁了印军的抵抗力。

谭正贵的机枪队用机枪为大军攻打07高地赢得了时间,获得了集体二等功。

到1970年代和1980年代中越战争的时候,56式轻机枪还是宝。

在中越边境复杂的地形中,重机枪的移动也十分困难。在很多情况下,56式轻机枪是我军火力的中坚力量。

尤其是战争初期,我们的步兵班火力薄弱,还装备了大量的56式半自动步枪。他们在火力上无法与越军抗衡,几乎全靠56式轻机枪作为支援。

同样,越南军队想尽办法摧毁我们的轻机枪。

我们来看一个1979年3月7日第126团的战斗实例。

当时越军有一个加固的防御阵地,以3号高地为核心,上面建有1个主要碉堡和8个暗堡,并部署了一个加强排。由于敌人的火力非常隐蔽,我军大口径火炮,包括迫击炮在内,对他们无能为力,只能依靠步兵。

我军用一个连进攻,前线是两个步兵排,在团营炮火的掩护下进攻。当时,越军正从明暗的碉堡里疯狂射击。我军两个步兵排用56式轻机枪同时开火,吸引敌军火力。

主攻排在轻机枪的掩护下,连续摧毁5个敌方碉堡。越军连长见形势不妙,决定坐不住了,突然指挥一支主力队伍发起反击。敌人居高临下,火力十分凶猛。我们的主攻排一时间伤亡惨重。紧要关头,副连长率领另一个排增援,选择有利位置架设一挺56式轻机枪,连射歼灭敌大部分步兵班。我们的步兵趁机冲锋,摧毁了几个碉堡,冲进了高地的主阵地。越南军队不容易招惹。一名56式轻机枪手冲出掩体,架起机关枪连续射击。我们的军队又被火势拦住了。

紧要关头,一名副班长不顾自身安危,连发数枚手榴弹向他袭来。浓烟中,敌方双方都看不清楚,发现时相距不到3米。当时,越南军队正在为轻机枪更换子弹。副班长拼命冲上前,一枪击倒一名敌人。副班长也顾不得换子弹了,举起枪托,对着越南机枪的副班长砸了过去。越南机枪副手吓得连忙逃回主掩体。

我军冲到主掩体的死角,将爆破筒从通风孔塞入,一举将掩体坍塌,将守军全歼。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我刀连成功攻占了三号山。

由于地形的原因,重机枪在这场战斗中上不去,56式轻机枪起到了关键作用。主攻排尖刀班奋战,攻克核心主掩体,击败越军一个排,歼灭连长、营长以下24人,为战斗胜利作出重要贡献。战后全班荣获集体一等功。

56式轻机枪虽然很实用,但毕竟是1940年代设计的武器,在三十多年后的中越战争中明显落伍了。

越军主力步兵班装备有两种机枪,即RPK轻机枪和PK通用机枪。

空枪只有5公斤多的RPK轻机枪。它使用40发弹匣或75发弹鼓,比56式轻机枪更轻更简单。在越南的环境下,很明显RPK轻机枪更适合作为前线步兵班的机枪。

步兵能到哪里,RPK轻机枪就能到哪里。

原则上RPK轻机枪弹药量少,火力不如56式。但是两挺轻机枪不能用枪管代替,也不能长时间射击。实际火力类似。

解放军官兵认为,在越南高温高湿的环境下,56式轻机枪从链盒中发射了100发子弹。如果是扫射,枪管会变红。

此时,如果再强行射击,最多会发射100发子弹,如果继续射击,可能会出现故障。因此,经验丰富的56式轻机枪射手只是偶尔使用掩护火力的方法,通常使用长连发和短连发。

至于PK通用机枪,各方面都强于56式轻机枪,两者根本不是同一时代的产物。

我军受到PK刺激后,复制成功,成功发射了1980式7.62mm通用机枪,简称80式机枪。

56式轻机枪在战后开始慢慢退出现役。56式的原始RPD轻机枪在196​​0年代完全从苏联军队退役。

毕竟,它仍然是一个优秀的模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