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外交最前排|澳大利亚,佯装“受害者”的把戏还要玩到何时?

近日,澳大利亚贸易部长称其已致函中国,谋求重启对话,并希望中方取消对其煤炭进口的禁令。

其实中方已经多次就中澳经贸问题作答,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也在1月28日的记者会上就此表示,“希望澳方多做有利于中澳互信与合作的事,推动中澳关系早日重回正轨”。

澳方反复炒作类似问题,营造自己“受害者”形象,是真的不知道错在哪里吗?谁在破坏两国友好合作氛围,澳方真的心里没数吗?同一天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赵立坚提到的一句话颇具深意,应该能给澳方一些“灵感”。

作为一个本与中国有着广泛贸易往来和良好合作关系的国家,澳大利亚近年来亲手把两国关系“作”到了谷底。

数据显示,中国多年蝉联澳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目的地。澳大利亚2019年对中国出口1039亿美元,占其出口总额的38.2%,与中国贸易顺差高达488.3亿美元,同比增长51.1%。

这一态势在2020年急转直下。这一年,中国对澳大麦、红酒、牛肉、木材、煤炭等输华产品依法依规采取了相关措施。2020年1-10月,澳大利亚对华贸易顺差同比下降12.07%。一方面是因为中方在质量检查或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中发现澳商品存在问题;另一方面,也与澳方一些人近来反复挑衅中国底线,严重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错误做法分不开。

让我们一起历数一下澳方在涉华问题上采取的一系列错误言行——

此外,澳方颠倒黑白、装傻充愣的本事也是一流。举两个例子:

2020年4月,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接受澳媒采访时指出——

这样一个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善意提醒,却被澳媒恶意曲解为“经济胁迫”。

中国大使有关表态是对澳方一些错误言行引起中国人民不满的担忧,也是对两国关系可能受到影响的担忧。这有什么问题吗?“经济胁迫”说法从何谈起?

另一个例子是,继2020年6月5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赴澳大利亚旅游安全提醒”,呼吁中国游客“切勿前往澳洲旅游”后,6月9日教育部发布了《2020年第一号留学预警》,考虑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扩散蔓延势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国际旅行和开放校园存在风险,以及疫情期间澳大利亚发生多起针对亚裔的歧视性事件,提醒广大留学人员做好风险评估,当前谨慎选择赴澳或返澳学习。

对此,澳大利亚又是怎么说呢?澳外长佩恩称,中国正就新冠肺炎疫情制造恐怖和分裂气氛,中方发布的赴澳旅游安全提醒是虚假信息。

难道中国政府为维护本国公民和留学生合法权益,连发布旅游安全提醒和留学预警的权利都没有?澳方官员将澳国内存在歧视和暴力现象这些明摆的事实说成是“虚假信息”,又将受害者的权益和感受置于何处?

其实,中澳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开展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双边贸易额在过去20多年里从不到100亿澳元增长到2019年的2350亿澳元,就是最好例证。澳大利亚也曾是许多中国游客和留学生非常青睐的目的地。这种多年来形成的友好关系应该被珍惜,而不是被一小撮别有用心的政客肆意破坏,对此中方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克制。

然而,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所说,两国在具体领域的合作不是“温室里的花朵”,必然与整体的双边关系息息相关。澳大利亚绝不可能一边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利益,一边又想在中国巨大的市场里赚得盆满钵满。

出品人:赵承

策划:张旭东

统筹:刘华

记者:朱超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