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欧洲多国谴责俄逮捕纳瓦利内 俄外长:这些批评“毫无根据”

参考消息网1月19日报道 据法新社德国法兰克福1月18日报道,在西方对克里姆林宫批评者纳瓦利内在莫斯科机场被拘留一事表示谴责后,德国外长海科·马斯当地时间周一说,俄罗斯应该“立即”释放他。

马斯说,纳瓦利内“有意识地决定返回俄罗斯,因为他把那里视为他的个人故乡和政治故乡”,俄罗斯当局将其逮捕是“完全无法理解的”。

马斯称,纳瓦利内“应当立即获释”。

报道称,德国总理默克尔当天也对纳瓦利内被捕事件予以谴责。

英国首相约翰逊的发言人称,这一事件“骇人听闻”,俄方必须立即释放纳瓦利内。

另据德国《时代》周报网站1月17日报道,欧盟对俄罗斯反对派领导人纳瓦利内在莫斯科遭逮捕一事予以谴责。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在推特上说,纳瓦利内返回俄罗斯后立即被拘押,这是“不可接受的”。他呼吁“立即释放”纳瓦利内。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对此表示赞成。他呼吁俄罗斯当局“尊重”纳瓦利内的“权利”。

报道称,波罗的海国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也要求立即释放纳瓦利内。

对此,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强调,纳瓦利内被捕是俄执法部门的正当行为,是个“守法问题”,但这个事件被“人为地”操作成外交问题,“这毫无依据”。

他表示,西方国家之所以对此大发雷霆,是因为它们企图转移国民对本国自身危机的注意力。

【延伸阅读】欧洲多国要求俄释放纳瓦利内遭驳斥

参考消息网1月18日报道 据路透社莫斯科当地时间18日消息,西方国家当天要求俄罗斯立即释放被关押的克里姆林宫批评者阿列克谢·纳瓦利内,而俄罗斯迅速拒绝了这一要求,告诉西方国家管好它们自己的事情。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在脸书上写道:“尊重国际法,不侵犯主权国家的法律,解决你们自己国家的问题。”

报道称,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外长呼吁释放纳瓦利内。立陶宛17日表示,它将要求欧盟迅速对俄罗斯实施新的制裁。捷克外长托马什·佩特日切克说,他希望欧盟讨论可能采取的制裁。

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18日称,西方国家对纳瓦利内一案表现出惊愕态度,是为了转移公众对自身问题的注意力。(编译/卿松竹)

(2021-01-18 19:04:03)

【延伸阅读】俄官方发表声明:就纳瓦利内事件反制欧盟

参考消息网12月23日报道 据俄罗斯卫星社莫斯科12月22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称,欧盟通过针对所谓与纳瓦利内事件有关的俄公民的限制措施,这种做法断然不可接受,俄方决定扩大禁止入境俄罗斯的欧盟成员国公民“黑名单”。

这份发表在俄罗斯外交部网站的声明指出,俄方“决定基于对等原则,扩大禁止入境俄罗斯的欧盟国家代表反制名单”,把在欧盟开展反俄制裁活动的人加入该名单。

声明还称,俄罗斯外交部已向德国、法国、瑞典驻俄外交使团和欧盟驻俄代表处发出口头照会,通报俄方措施。

12月14日,俄反对派领导人纳瓦利内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德国《明镜》周刊等同步发布消息称,他知道多次试图给他下毒的8名俄联邦安全局工作人员的姓名。

此外,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美国对俄罗斯的新制裁是又一敌对举措,此类做法只会让两国距离关系正常化更加遥远。

据此前报道,美国商务部12月21日公布了一份实体名单,将对名单上的45家俄罗斯实体和58家中国实体实施出口限制。消息显示,被列入名单的俄罗斯实体包括俄国防部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大型企业。

佩斯科夫对记者说:“这是对俄罗斯的又一敌对举措。我们只能对这个即将卸任的美国政府想给已经很不好的俄美关系再来一击感到遗憾。每次这样的打击都让两国距离关系正常化更加遥远,让两国关系走出当前困境难上加难。”

(2020-12-23 09:57:27)

【延伸阅读】外媒:俄针锋相对制裁法德高官 不满欧盟涉纳瓦利内案制裁

参考消息网11月14日报道 据美联社莫斯科11月12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长当地时间周四说,鉴于欧盟就俄反对派领导人阿列克谢·纳瓦利内中毒事件实施制裁,莫斯科将对多名德国和法国官员采取对等制裁。

报道称,纳瓦利内目前正在德国接受治疗。德国当局说,纳瓦利内中的是一种神经毒剂。上月,欧盟各国外长宣布就此事对6名俄罗斯官员和一个国家研究机构实施制裁。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对记者说,已经通过针对“德国和法国领导人办公室高级官员”的报复性制裁。拉夫罗夫说:“我们很快将通知我们的德国和法国同行。”但他没有具体说明受制裁官员的人数,也没有透露他们的姓名。

报道指出,俄联邦安全局局长亚历山大·博尔特尼科夫和俄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谢尔盖·基里延科都在欧盟制裁人员之列,制裁措施包括冻结资产和发布欧洲旅行禁令。

报道还指出,俄罗斯国家有机化学与技术科学研究所也成为制裁对象。欧盟声称,这家负责销毁苏联时期化学武器的研究所,多年前就参与了化学武器的开发和生产,包括据称纳瓦利内所中的“诺维乔克”神经毒剂。

英国说,该国将执行欧盟的制裁,即使年底脱欧过渡期结束,也会继续执行这些制裁。

拉夫罗夫周四说,纳瓦利内可能在德国中毒——或是在从俄罗斯前往柏林的飞机上中毒。他说:“我们有理由相信,就化学物质进入他体内这件事,可能发生在德国或前往德国的飞机上。”

报道称,纳瓦利内8月20日在乘坐俄罗斯国内航班时发病,两天后被送往德国接受治疗。他的盟友指责克里姆林宫下毒。

报道还称,克里姆林宫否认与此事有关,并重申,在纳瓦利内被送往柏林夏里特医院之前,俄罗斯的实验室并没有发现他有任何中毒迹象。莫斯科呼吁德国和禁止化学武器组织提供证据,并因西方领导人要求俄罗斯解释有关纳瓦利内的问题感到不满。

另据塔斯社莫斯科11月12日报道,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12日在接受俄罗斯和外国媒体采访时就国际议程上的热点话题表示,鉴于围绕纳瓦利内中毒事件的局势,俄正在对德法领导人行政机构的代表实施反制裁。

他说:“我们当然会对制裁作出回应。由于欧盟与纳瓦利内事件相关制裁的主导者是德国,又因为这些制裁直接涉及俄罗斯总统办公厅的高级官员,我们将会实施对等的反制裁。”

拉夫罗夫表示:“这些措施已经采取。我们很快会将此事通知德国和法国的同行。反制裁将针对德法领导人的行政机构主管。”

他指出,俄罗斯不排除纳瓦利内是在德国或将他送往柏林夏里特医院的飞机上中毒的。

此外据卫星社莫斯科11月13日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12日表示,俄罗斯已就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事件对德国和法国一系列人士采取反制裁措施。

拉夫罗夫在视频记者会上说,俄罗斯当然要回应制裁,鉴于欧盟就纳瓦利内事件采取的制裁直接涉及俄罗斯总统办公厅高级官员,俄方的制裁将是相应的。制裁已经通过,俄方很快就会将情况通知德国和法国官员。

据悉,这些制裁将涉及德国和法国领导人办公室的高级官员。

报道称,8月20日,俄反腐基金会创始人纳瓦利内在托木斯克至莫斯科的航班上出现不适,飞机在鄂木斯克紧急降落后,纳瓦利内被送往当地医院。鄂木斯克医院方面给出的主要诊断是血糖急剧下降引起的代谢紊乱,指出其血液和尿液中均未发现有毒物质。

报道还称,8月22日,德国医疗队将处于昏迷状态的纳瓦利内用飞机运往柏林夏里特医院。德国政府9月2日发表声明称,德方确定纳瓦利内是“诺维乔克”类毒剂中毒。德国政府此后表示,德国专家的结论得到瑞典和法国实验室的确认,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应柏林的要求展开了自己的调查。

俄罗斯外交部强调,迄今为止,无论是德国还是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均拒绝向莫斯科提供它们认为是“中毒”原因的物质成分。

(2020-11-14 12:24:06)

【延伸阅读】外媒:俄罗斯指纳瓦利内“中毒”事件有人导演

参考消息网9月27日报道 外媒称,俄罗斯外交部发表评论指出,德国在纳瓦利内事件中的行动有条不紊,从中可见预设迹象。

据俄罗斯连塔网9月25日报道,评论说,俄罗斯从一开始就采取最大限度的透明立场:在纳瓦利内健康状况趋于稳定后,迅速协调好其前往德国治疗事宜。但柏林却不认为有同俄罗斯合作的必要。

德国人声称,在纳瓦利内体内发现“诺维乔克”毒素,这将改变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俄外交部评论说:“与俄罗斯毒理学家不同,柏林沙里泰医院的医生令人吃惊地在俄罗斯博主体内检测出胆碱酯酶抑制剂,宣布他是中毒。之后德国军事医学专家迅速介入。”正是德国军事医学专家宣称,毒素为“诺维乔克”毒剂的成分。

俄外交部表示:“这就让人产生了疑问,‘中毒的’纳瓦利内身边的人自我感觉都完全正常,无论酒店,机场,还是飞机上,他们按理也应该病得很重。但事实并非如此……总之,所发生的一切令人吃惊,近乎于幻想。”

报道称,俄外交部还指禁止化学武器组织滥用职权。评论说,该组织的专家9月5日至6日“擅自提取了纳瓦利内的生物试样”,直到9月12日至13日才向柏林发出质询。

早先有报道说,德国驻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代表处已收到俄罗斯关于纳瓦利内事件的照会,并将在10日内答复。

另据法新社莫斯科9月25日报道,俄罗斯25日指责德国拒绝与其在确定反对派领导人纳瓦利内的病因方面合作,目前纳瓦利内仍在柏林康复治疗。

俄罗斯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说,西伯利亚的医生已经向柏林的同行传递了信息,俄罗斯愿意为了纳瓦利内的“迅速康复”合作。

声明说:“遗憾的是,我们收到的回应是,德国政府断然拒绝在查明纳瓦利内的病情真相方面合作。”

德国、法国和瑞典的实验室说,它们确认了普京总统的这位坚定批评者中了“诺维乔克”的毒。“诺维乔克”是苏联时期的一种神经毒剂。

报道称,克里姆林宫否认了这些说法,并指责西方领导人正在就这位反对派领导人的病情散布虚假消息。

俄罗斯外交部称,德国的结论——即纳瓦利内中了“诺维乔克”的毒——是“可以预见”的,这一结论是在当前“西方歇斯底里的反俄气氛中”得出的。

俄罗斯坚称,俄医生进行的医学检测没有在纳瓦利内体内发现有毒物质。它说,尽管国际社会呼吁透明调查,但没有理由进行刑事调查。

(2020-09-27 10: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