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日军研发首款轻机枪,越设计越奇葩:第一次世界大战于寂寞

在“大正11”机枪正式入驻日军之前,日本从未独立设计过机枪。因此,当时日本民众对这把枪的想法是“可想而知”的。日本人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想出了这样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世“烂”作品。

日军研制出第一把轻机枪,设计越奇葩:

一战刚结束,世界主要军事大国展开了新一轮的军备竞赛!这时,亚洲军事强国:日本,他们当然不甘寂寞!日军急于提升步兵班火力,研发重心转向轻机枪。

不过,毕竟在此之前,日军从未自主研发过国产机枪。因此,他们当然还是要“按葫芦画瓢”,向“老师”法国人的机枪设计经验学习。因此,新机枪的设计者南部小次郎决定,日本新机枪将延续法国Hatchkes的设计特点,例如更大的螺旋散热片、气导自动模式和供弹。

不过,在研制这把日本轻机枪的过程中,南部小次郎发现在很多方面还是需要做出一些改变,尤其是进给方式。由于日军要求新型轻机枪必须兼容步枪子弹,南部小次郎又开始跟随意大利人,决定为意大利菲亚特1914重机枪使用“鼠笼”。

这种奇怪的漏斗式供弹可以和日本步枪弹匣通用,也就是说步枪的5发弹匣可以直接供弹新机枪。机枪的漏斗内总共可以放置6个5发弹匣中国自主研发狙击步枪,这意味着机枪的容量为30发。

很快,这把日本制造的轻机枪正式面世,并根据日本“皇历”大正天皇十一年命名为“大正十一”。大家一看到这把机枪,就被它奇特的外形“吸引”了:除了进料漏斗外,枪托还向右弯曲,让射手瞄准脸颊。这种设计在当时非常少见,故俗称“曲柄”。

料桶的进料方式、保养、散热等都是“反人类”:

曾经,一位著名的枪械设计大师说:“枪械设计的成功,只在于它的结构简单!设计简单的枪械很难,但越简单中国自主研发狙击步枪,可靠性越高;反之,它很容易。设计复杂的枪械,但枪械越复杂,可靠性越差。”

日本“大正XI”轻机枪无疑是“复杂设计”的杰出代表作。首先是它奇妙的供弹方式:它的供弹结构和供弹动作都过于复杂,无法恭维。而这一系列高度复杂的可操作性也埋下了高故障率的隐患。

另外,这把枪在开火的时候,一个副射手需要不停地往桶里塞五发子弹才能达到持续的火力,而这种繁琐的装填方式往往会导致:刚开始射击,一会儿就结束了。更可怕的是,由于“大正十一”特殊的供弹机构,使用的弹药需要上油。

由于38式步枪的膛压过高,直接使用“大少11”会导致射击中断,导致“大少11”最后使用自身减少的装药.

@6.5mm“特殊子弹”。所以,38式步枪的副药虽然理论上可以用,但实际上却遇到了“不能用”的尴尬。

其次,这把机枪的保养是“反人类”的。由于机枪设计过于复杂和精密,通常需要严格的维护才能正常使用。据说士兵每次使用都需要用油润滑。实战中,为了方便士兵倒油,这把机枪旁边专门设计了一个油壶。

即便如此,“大正11”机枪在严寒的东北和湿热的东南亚战场依然显得“无法接受”,故障率极高!甚至有人说,这把机枪的维修难度堪比高精度狙击步枪,而这把机枪最大的优点就是精准度还不错。

据说弯柄的精准度在当代机枪中名列前茅,很多日本士兵甚至称其为“可以连续射击的狙击步枪”。因此,在实战中,日本机枪手有时会直接将“大正十一”作为连发步枪,用于中近程狙击任务。

在实战中,“大正11”机枪都是使用间歇性的“连发”。如果他们想像美军的链式机枪那样“溅”子弹,日本兵肯定“不敢想”!就连曾经俘获日本歪柄的美军(日军在太平洋战区并没有大量的“歪柄”,但也不是全部)对枪的精准度赞不绝口。

最后,“大正11”轻机枪枪管的散热也是个大问题,直接影响到它的火力连续性。虽然在最初的设计中,“大正十一”的枪管上安装了螺旋形散热片,但这样的散热效果并没有“更换枪管”那么快,而且来的不错!这把捷克轻机枪更完美:

在日本老兵俊郎写的《俊郎日记》中,他对中国士兵手中的“捷克”轻机枪做了详细的描述:他声称亲眼目睹了20多名日本士兵被捷克机枪杀枪特别是在一场战斗中,中国军队的一挺捷克机枪仅用一个弹匣,也就是20发子弹就杀死了10名冲锋的日军。 Toshiro 迅速躲进一个火山口以挽救他的生命。

而且捷克机枪坚固耐用,即使在恶劣的战场条件下,连续射击一两个小时也不会卡顿,精度也不会下降。相比之下,进给方式奇特、装填过程繁琐、无法更换枪管的“大正11”不仅故障率高,而且射速极低:虽然理论射速每分钟500发,可用于实战。在中间,它看起来像 100/min。

这把枪的“坏处”有目共睹,日本人来不及全部更换:

由于大正11式机枪在实战中暴露了太多缺陷,日军也对这把机枪反感。到 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小仓兵工厂和名古屋兵工厂已经生产了大约 29,000 支这种轻机枪。

但毫不夸张地说,整个二战期间任何轻机枪都能轻松压制“大正十一人”的火力。虽然这把机枪在中国战场上还“马马虎虎”,但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手被美军换下后,日军实在是不敢继续用这把机枪了!

在太平洋战场上,相信美军只要有3到4支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在手,就可以彻底压制日军这种所谓的机枪。于是,日军干脆把太平洋战场上的96/99轻机枪全部换掉了。虽然比不上美式机枪,但至少不会像《大正十一人》那样尴尬。

可以说,“大正十一”和大名鼎鼎的“烂枪之王”少煞轻机枪几乎是绝配!日军后来想用96式轻机枪彻底取代它,但这个“愿望”直到日本战败才实现。虽然人民军在抗战期间使用了大量缴获的“歪把柄”,但正规部队只要能使用捷克机枪,往往会向二线部队消灭“大正11”。烂”让所有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