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中国陆基中段拦截技术试验均取得成功专家:不针对任何国家

【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范伟刘玄尊】6月19日晚,国防部发布通知称,当晚,中国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在境内进行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这项测试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这也是我国自2010年1月11日首次进行陆基中段反导试验以来,正式报道的第五次陆基中段反导试验。成功。有关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陆基中段反导技术是目前最前沿的军事技术之一,难度极大。目前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屈指可数,而“五连胜”的成功也意味着我国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成功率居世界首位。

“反导本身就是比较难的军事技术,尤其是中段反导。” 《航空知识》杂志主编王亚南20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反导拦截一般包括“助推级”反导、“中级”反导,“末段”反导。“中段”反导是在大气层外飞行的中途拦截导弹,弹道导弹的飞行速度比较高。反导系统的拦截器来预测来袭导弹的弹道,对目标的观察和跟踪必须相当准确。..

导弹技术专家郭燕英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也指出,以弹道导弹为例,其在飞行中的高度通常达到1800多公里,飞行速度达到20马赫。导弹通常在飞行中途已经完成弹头与弹丸的分离,弹头的雷达反射面积较小,而洲际弹道导弹弹头的雷达反射面积较小现代隐身涂层只会更小,大概不到0.1平方米,而且更多地使用诱饵弹技术,在高空高速准确识别真正的拦截目标,这需要一个国家的雷达技术特别高,“一般来说,一般雷达的有效探测距离只有300-500公里左右。能够掌握中段反导技术,说明一个国家至少拥有强大的雷达探测技术。”

虽然陆基中段反导技术难度很大,但这种拦截方式的优势也极为明显。郭彦英进一步表示,弹道导弹80%左右的飞行时间都在中段,与助推段和尾段不同,该段导弹的弹道是稳定的。在反应时间和弹道预测方面,该航段的导弹拦截更有优势。此外,一旦拦截成功,投掷导弹的残骸不会落入该国境内,可有效减少对防御方地面目标的伤害,大大减少附带伤害。

也是在实践中认识到中段反导更加可行,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进行相关技术研究。但迄今为止只有中国、俄罗斯和美国成功地进行了类似的实验。

根据美国导弹防御局的数据,从1999年到2019年,美国进行了20多次陆基中段反导试验,但成功率只有50%左右。 “在美国进行的陆基反导试验中,所发射的目标导弹没有使用洲际导弹常用的分体制导多弹头技术,试验没有完全模拟真实的作战环境,因此作战有效性也受到多方质疑。”郭燕英说。

很少有国家有能力进行相关技术试验,有限成功率的背后是陆基中段反导系统极高的技术门槛。郭燕英进一步介绍,一个国家要想“练”陆基中段反导技能,首先要具备陆、海、空、天等平台的弹道导弹预警能力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并能够在复杂环境中排除各种天然和人造导弹。设置干扰,快速准确地识别真正的拦截目标。其次,要具备精确跟踪目标的能力,掌握雷达跟踪、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惯性、红外等制导技术,从而准确锁定高超音速飞行的拦截目标。最后,要具备碰撞杀伤拦截器的能力,因为弹道导弹弹头通常非常坚固,以避免重新进入大气层时高温燃烧。因此,拦截器在碰撞时必须非常准确,才能有足够的动能摧毁被拦截的目标。对拦截弹头的制导设计和姿态控制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此之前,中国国防部宣布于2010年1月11日、2013年1月27日、2018年2月5日、2021年2月4日成功进行四次陆基反导技术试验。预期目标,郭燕英指出,“五连胜”的成功也意味着中国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成功率不低于美国,美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国防部在此前的官方报道中多次指出,中国的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王亚南认为,在一些国家“即将动弹”、打算在中国周边部署弹道导弹武器系统的背景下,中国需要特别关注自身的防御能力,尤其是反导系统的建设。

今年4月,美国陆军参谋长詹姆斯·麦康维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陆军准备在年底前部署远程高超音速导弹和中程地对舰导弹2023年,“但不是在基地固定部署导弹,而是使用运输机在离岛和偏远地区灵活使用导弹。”据美媒报道,美军设想在“第一岛链”沿线对中国部署中程导弹,但对于通常的部署地点,麦康维尔只表示“将根据政策判断做出决定”。

此前,日本媒体报道称,美国单方面退出《中程核力量条约》后,正与日本谈判在驻日美军基地部署中程导弹。对此,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中型导弹。美方执意部署,就是在中国“家门口”挑衅。中方绝不会坐视不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予以反制。

王亚南认为,如果美国依靠“岛链战略”多点部署导弹,这不仅意味着对中国的反导压力加大,还会带来很强的不确定性,“所以中国目前正在反导试验规模不大,未来可能需要进行一些高水平的试验,模拟更复杂的环境,提高我们的反导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