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北京市劳动模范葛家琪:创新是埋在我心中的一颗种子

12月22日,中航规划总院首席专家、总结构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葛家琪获评北京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北京市劳动模范五年评选一次,是北京市委、市政府颁发的最高荣誉。

熟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劳动模范葛家琪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在工程结构创新领域持续开疆拓土的人,也是一个在工作中严谨到近乎严苛的人。

从1987年毕业进入中航规划总院,到担任首席专家、总结构师,从业30余年里,严谨的治学态度、守正创新的工作作风一直伴随着他,成功解决多项国家重大结构工程技术难题。

极致可为最真,成功源自对真理的坚持。无论是聚焦科技创新,主持国家航空工业建设领域重大关键技术攻关,还是坚持创新实践,引领我国预应力大跨度钢结构技术的科技发展和工程应用,抑或是创新跨界文物保护领域,从无到有引领新结构体系及国家规范标准的建立,创新驱动,从来没有松懈过。

“创新不是一种天赋,而是埋在我心中的一颗种子。”

“唯有创新才能发展”

“我一直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葛家琪这样评价自己。

从业以来,他和团队就一直立足航空,聚焦科技创新的关键方向。

上个世纪,我国传统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曾为落地式支架系统,实验操作不便,非常影响试验精度。1989年,参加工作仅两年的葛家琪,就作为专业负责人研发设计了我国第一个悬挂式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成为了我国航空发动机试车台设计上的一次里程碑式革新。

2015年,葛家琪作为技术攻关负责人承担的“某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基地项目”,在国防科研试验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管道系统承受高温、高压,管道体系复杂,安全稳定风险控制难度大,国内外没有该类大型航空试验系统的安全设计规范,国外相关技术对我国严格保密。

“再难也要上”,葛家琪带领团队再挑重任,通过对系统气动力场、温度场等多耦合场交叉学科的创新研究,攻克了试验系统安全稳定设计的难题。

“设计取得突破,现场的每个环节也绝不能放松。”为了保证质量,葛家琪和团队成员冒雨守在施工现场,逐条检查现场焊缝,质量不合格绝不签字验收。“结构安全牵扯的都是人命关天的事”,葛家琪常对团队说“不管什么时候你都要记得,我们做的项目,都是为了国家。”

“你们做不出来的,就找葛家琪”

本着创新驱动发展的精神,葛家琪将航空工业工程建设领域形成的大跨度空间结构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于大型民用建筑。

自1990年以来,我国大型公共建筑建设进入高潮。大跨度钢结构是体育博览等大型公共建筑安全性、经济性控制的核心技术,同时也是国外封锁多年的关键技术。以索穹顶、弦支穹顶以及开口式所膜结构为代表的预应力整体张拉结构是国际公认的结构效率更高、跨越能力更强、节约钢材可达60%以上的大跨度钢结构体系。该新型结构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应用比率达到50%以上,但是其核心技术实施受到严格的商业保密和专利保护,形成了国际垄断,严重制约着该新型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

当时的葛家琪心里很清楚,我国钢结构设计相关规范标准的设计方法与安全控制指标只适用于常规钢结构体系。对于大跨度钢结构体系,尤其是预应力大跨度钢结构体系,安全如何控制?安全指标到底是什么?国内规范没有给出明确答案。

认识到必须尽快建立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安全规范标准,葛家琪与北京工业大学张爱林教授团队开启了预应力整体张拉结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联合攻关。几十项的工程实践,大量的技术分析、仿真分析,花费近千万元的各式实验……十几年来,不管经历了何种困难和阻碍,项目团队始终坚持不懈。

结构安全事关重大,葛家琪并不是个乱冒险的人。每做一个新东西,他都翻遍所有能够收集到的资料,在各方面做好分析,慎之又慎方投入使用。

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远。葛家琪提出了“双延性”设计方法和安全控制指标,主持设计了我国首个索穹顶结构、世界首个索穹顶与多层大悬挑结构组合的新型结构工程——伊金霍洛旗全民健身体育中心项目,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整体张拉结构多阶段性能化设计方法和基于性能的安全设计指标,获得美国发明专利,成果纳入国家首部《预应力钢结构技术规程》。

能够解决技术难题,并在我国工程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才是最重要的。葛家琪先后主持设计了2008年奥运羽毛球馆、成都博物馆、国家科学传播中心等20余项国家级重大工程结构设计项目,同时解决了国家环保需求的煤电厂等超大跨度工业料场封闭的关键技术难题。一个个精品工程项目背后,是葛家琪带领团队持续创新的价值体现。

2022北京冬奥会让葛家琪再次结缘奥运。作为张家口赛区场馆建设的特聘专家,葛家琪指导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人工剖面赛道类场馆新型建造、维护与运营技术”之“赛道转换、共享及设施全季利用技术研究”课题研究,解决了跳台滑雪赛道的关键技术问题。

随着核心技术突破和工程实践的应用并进,葛家琪团队已经成为我国预应力大跨度钢结构技术的领军者,“做不出来的,找葛家琪”也成为了大家的共识。

“创新跨界,文物保护守护传统的未来”

2008年汶川大地震,对我国博物馆文物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此时葛家琪正带领团队承担成都博物馆建筑设计。

为什么会出现“馆舍不坏、文物震损,采取措施、文物仍震损”等震害现象?为什么建筑设计规范不能保证文物防震安全?葛家琪产生了突破技术领域的跨界思考。

葛家琪带领团队在这个领域进行了大量探索、分析和实践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基于文物安全的博物馆全系统防震/振设计方法,编制了我国博物馆文物防震规范标准体系,开发出馆藏文物一体化防震技术及装备,打破了我国博物馆文物防震曾长期依赖国外产品的现状,团队所取得的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也在故宫地下库房、秦始皇兵马俑等全系统防震集成技术工程得到成功的示范应用。

一切仅仅是开始,葛家琪将目光转向了我国文化自信的重点工作——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他的团队针对中国古建筑营造特点和承载机理特征,创新性地提出了完全不同于西方文物保护理念的中国古建筑安全稳定、防震减灾发展方向,正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故宫博物院、清华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启新一轮的科技创新之路。

钻研,突破,引领,不论在哪个领域,葛家琪似乎始终走在这条艰难却执着的道路上。

“我很少回头看我做的项目,因为我必须要考虑新的问题”。成绩总在身后,葛家琪这位解决国家重大结构工程技术难题的带头人、培养创新团队和人才的出色导师、秉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从未停下探索创新的脚步。

创新的种子已深植厚土,拔节成参天大树,挺起建筑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