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目标)(图)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曲折。赫鲁晓夫大师的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8月19日事件”和苏联的解体。 2.过程与方法: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成败,明白社会主义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波三折。 【教学点与难点】 要点: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难度:苏联解体。 【教学方法】叙述法、分析探究法、归纳法、纵横比较法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话题:随着斯大林的身体逐渐衰弱,思维方式变得更加并且晚年更加偏执,他的决策对苏联社会的负面影响也加深了。 “斯大林模式”的僵化制度成为苏联社会继续发展的障碍。斯大林死后,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改革。 二、自学,产生问题:1.列出赫鲁晓夫改革的目的、内容、特点和效果。 2. 赫鲁晓夫之后,苏联改革了哪两位领导人?最后是怎么分手的? 3.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过程和结果是什么? 【来源:主题网】4.什么是8月19日事件? 5. 苏联是如何崩溃的? 三、针对问题,有效建议:1.赫鲁晓夫的改革:[来源:主题网ZXXK] 目的:改革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内容:经济和政治方面。特点:完全否定斯大林,不从经济和政治制度上找理由。 【来源:Z&xx&k.Com】 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于是,19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2.(1)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所提升,但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反而让体制更加僵化(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经济改革没有结果苏联解体一超五强指的是,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3.戈尔巴乔夫的改革:(1)过程:1985,戈尔之后巴乔夫上台后,他首先着眼于经济改革,但未能取得成果。埃尔巴乔夫将改革重心转向政治。(2)结果:苏联政治体制发生巨变苏联解体一超五强指的是,一党制变为多党制。党制与国家权力下放。共和制脱离苏联的倾向有所加强。4.8月19日事件:【来源:科学网ZXXK】8月1991年19月19日,一些苏联领导人组成“国家”紧急委员会,启动政变。试图“让国家和社会尽快走出危机”,但很快就失败了。影响: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叶利钦控制了大局。苏联是本意,却直接导致苏联解体,成为苏联加速解体